西夏陵申遗有了坚实基础
孙辉/制图
新修订的《银川市西夏陵保护条例》,将于10月起正式实施,在发挥其法律保障作用的同时,成为西夏陵申遗的必要条件——
《银川市西夏陵保护条例》自2003年4月1日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并颁布实施,多年来,对西夏陵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夏陵区管理处主任马升林介绍,此次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及相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与支持下,《条例》成功完成修订工作并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10月起正式实施,是将西夏陵的保护工作又提升了一个台阶,其与新修订的文物法相配合,为西夏陵文物保护及旅游接待等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法律依据。
修订条例意义深远
新修订的《条例》对西夏陵在今后如何正确开展文物保护及合理利用,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保障作用。马升林认为,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只有将它展示给更多人,它的价值才能得以完全的体现。修订《条例》就是要求我们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下,做好西夏陵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西夏陵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也进入到关键阶段。西夏陵2011年启动申遗工作,2012年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各项申遗工作都在推进之中。马升林说,法律法规的制定是申遗的必备条件,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判西夏陵申遗时必看的选项,因为地方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否完善,反映出一个地方对文化遗产认知度的高低,此次新修订的《条例》即将实施,让我们在这一方面有了坚实的基础。
立法内容更加明确
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明确了西夏陵保护适用范围、政府职责、部门职责和保护原则;对西夏陵保护规划、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的制定和公布主体以及程序进行了明确;对西夏陵宣传、考古和利用等相关活动以及保护措施、应急预案等做了新规定,并增补了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内容。《条例》规定,银川市文物主管部门是西夏陵文物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银川市应当将西夏陵的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条例》明确在西夏陵保护范围内禁止涂污、刻画张贴或者攀爬;不得建设污染西夏陵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以及挖掘等作业,如果违反该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记者 周志翔)
来源: 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