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设高门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16.12.2014  12:42

  今年以来,西夏区项目引进实现了“角色转变”,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严把项目入口关,以产业支撑、项目带动主导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与主导产业链配套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   

  近年来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西夏区招商项目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今年在招商过程中,西夏区始终把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加快科学发展的主导产业,确立了“一核两城两圈两带十大专业市场”的商贸物流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三次产业结构逐步由现在的二、三、一(59.7:37.8:2.5)向三、二、一转变,实现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商贸物流服务业引领型转变。而按照主导产业规划严格招商选资,虽然舍弃一些经济收益好的大投资、大项目,但有效杜绝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等产业项目所带来的后顾之忧,形成了极富西夏区自身特色的产业集聚效应。思路的转变,也极大地带动了西夏区产业层次的提升,引进了一批类似于西夏万达、润恒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城等优势品牌项目进驻西夏区,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结构,提升了主导产业档次。   

  今年西夏区全年组织实施城乡建设、工业商贸、农业农村、社会事业和招商引资5大类50个重点项目,通过高频督查、现场办公、一线服务,全力抓进度、保质量、促达效,已全年完成项目总投资68.9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西夏万达大商业、西夏风情园、国药配送、源石酒庄、西夏古城一期、奇正沙湖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运营。特别是西夏万达大商业广场今年7月18日开业以来,日均客流量达3.5万人次,预计年底可实现营业额4亿元,极大地提升了该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现代化气息。此外,西夏风情园开园5个月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达5万余人(次),成为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和宁夏西线黄金旅游线的新亮点。同时,围绕工业企业技改转型升级、商贸物流、葡萄文化、电子商务等产业,西夏区主动出击,招大引强。截至11月底,该区已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8个,实现到位资金63.3亿元。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