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区积极推进环保网格化建设工作
按照银川市委办公厅、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环境保护网格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银党办[2016]20号)文件要求,西夏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下发了《西夏区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网格化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政府分管区长为组长,政府各部门和各镇街(办)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领导小组。设立了一级网格1个(政府各部门),二级网格9个(各镇街办),三级网格72个(村居),并建立了详细的网格化管理信息数据库。各镇街(办)已设立了临时机构,人员由各镇街(办)工作人员兼任。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安排资金189万元用于各部门、各镇街(办)开展环境网格化监管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管理。 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制度,先后召开联席会议3次,研究解决重点环境保护工作事项;定期组织环保、城管、国土等部门对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秸杆禁烧和倾倒工业废弃物等工作进行联合执法,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0余起。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公布网格化体系建设情况。 三是创新工作模式。 实施分类推进模式,六个街道办事处、西马银接管办所辖社区,以楼(院)为单位建立了科学、详细、完整的单位网格,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的作用,运用视频监控等手段,及时发现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两镇、西马银接管办(含贺兰山农牧场)、宁华路街道(平吉堡奶牛场)、贺兰山西路街道(芦花台、南梁农场)及所辖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立环境保护管理网格,对农村地区不符合产业政策及小微污染企业进行排查、巡查。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由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向各部门齐抓共管、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实行分片式管理模式,对片区管辖对象细化、职能强化、责任量化、人员力量配置合理化,全面推行从“线”转“片”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领导分包、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对网格化环境监管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明确任务落实的具体责任人、主管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
(西夏区环保分局 向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