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牛产业让农民过上“牛日子”

17.09.2019  21:21

9月13日,绵绵秋雨没有丝毫停歇的样子,云雾把天地连成一体。从川台平地到丘陵梯田,青贮玉米覆盖了所有的耕地。烟雨蒙蒙,红砖瓦房、水泥村道、翠绿树木、成片农田、青色山峦在轻烟薄雾中若隐若现,构成一幅新农村秋雨水墨画。

西吉县什字乡北台村193户农家小院,成为这幅画中景。

那一户是李凤强家,养了18头牛,今年已出栏6头牛,收入8万多元;前面那一户是李士云家,养了24头,今年出栏8头,收入10万多元……”雨中,站在北台村村委会大院前的玉米地埂上,村党支部书记马存珍指着一排排红墙蓝瓦的牛棚不停地“显摆”。

家家户户养牛,每天按时按点添加饲草料,即便雨天也没有闲时间。”对北台村牛事,马存珍如数家珍。

过去,牛只是耕地的畜力,村民家里能养一两头就不错了,养牛、种地、犁地,年复一年没有重样。”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友福说,种地、务工是农村家庭经济主要收入来源,村民认为种地就是最把稳的谋生之道。

2014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政府鼓励村民发展产业致富,村民思想观念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那时候,村里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村民怕养牛亏损,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马存珍说,村民习惯了种地,突然“转行”搞养殖,信心不足。

为了解决村民养牛的后顾之忧,西吉县实施金融扶贫惠民政策,给村民贴息贷款扶持发展养殖业,又开办各种养殖培训班,帮助村民解决养殖技术难题。

没有了技术、资金负担,一座座牛棚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家院落前后,添置铡草机、建青贮池,肉牛养殖业在北台村发展起来。当年,马友福获得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购买了5头牛。一年下来,收入2万多元,比种地五六年收入还多。

养牛比种地强太多了。”尝到甜头后,马友福养牛的信心更足了,他除了参加村里举行的养殖技术培训班外,又自学养牛技术,牛越养越好。至今年,马友福养牛17头,种植20多亩青贮玉米,年收入6万多元。他又新建了上百平方米牛棚和两座青贮池,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计划至年底养牛30头以上。

生活富裕了,日子红火了,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所有的耕地都种青贮玉米,给牛当饲料。”马存珍说,现在的北台村没一个闲人,大家你追我赶比拼养殖,除了本村种植青贮外,还到其他村子租地种饲料。

经过不懈努力,北台村现已成为西吉县肉牛养殖村中的佼佼者,家家有草料粉碎机,户户建有青贮池,全村6000多亩耕地全部种植青贮玉米,150户养殖户户均养牛20头以上,全村年肉牛饲养量4000头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

而今,肉牛养殖已成为西吉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呈现出“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小群体、大规模”和标准化规模养殖齐头并进的喜人势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33万多头。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增开直飞无锡航线航班
为积极落石泰峰书记实调研苏银产业园时园区和企业提出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