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城评谈:被O2O抢占的银川

17.02.2015  11:53

  从2014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多家本地和全国电商开始布局银川。从顺丰的嘿店,到曹操网的实践,以及宁夏网虫的hi店,各种积极的布局动作,几乎让人无暇反应。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传统零售商的举步不前。看来,2015年将是O2O的抢占之年,其是否能与传统零售商展开白刃战,还需进一步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在宁夏的服务中心也在春节前正式成立,地点则在贺兰县。显然,京东作为电商巨头,明摆着是看中了城镇以及农村的电商市场。由此可见,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但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 

  也就是两年多以前,银川人上京东网,很多东西都是无法送达的,而现在,京东的触角已伸向银川的农村,扩张的速度令人惊叹。 

  事实上,银川本身的市场并不大,几乎经不起多长时间的瓜分,而从传统零售商的连锁社区商业,到O2O模式的全新体验,两种商业布局的进化,也不过是一两年的时间。所以,如果传统零售商再想不出什么新办法,未来被瓜分的,就是我们熟知的老地方了。 

  其实,其中的隐忧还不止于此。外地新商业模式的进入,往往会打击本土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很可能会造成税源的流失。我们几乎还没来得及学习先进企业的运营模式,就已经让别人赚走了钱,拉走了人,搞不好还惹了一身骂。 

  这些其实都是好话,没有一个银川人不希望本土企业好,但传统零售业痼疾难返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能放开心胸,与本土电商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从一揽子包办,到向下发包购买服务,再到塑造购物体验式的经营思维,不动真格是不行了。 

  不过,消费者还是乐见于此的。比如在金凤区,社区O2O已开始显山露水,价格实惠可丁可卯。无论是否能发生真刀真枪的白刃战,最终市场都是属于敢于创新的人。

  皇甫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