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绘就开启工业转型升级破冰之旅

04.05.2015  11:31

   蓝图绘就开启工业转型升级破冰之旅

  ——解读《银川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工业经济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发动机、加速器。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特殊时期,这台发动机能否释放充足的马力,发挥引擎作用;这台加速器能否充分发挥效能,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 

  4月28日,在银川市召开的“工业振兴工程”推进工作大会上,《银川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极富含金量的工业振兴扶持政策集结“出炉”,实实在在地为我市全面推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的工业振兴工程”加油助力。 

  据介绍,此次系列政策的出台,意味着银川市在未来5年内将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实施方案》亮点解读

  发展目标

  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银川工业经济协调发展,轻重工业比重由目前的13:87调整为25:75。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力争到2017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10%以上。 

  ——工业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着力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改变目前能源化工一业独大的局面,形成“多业并举”的新格局。力争到2017年年底,能源化工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到62%,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羊绒制品及纺织产业、葡萄酿酒、生产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提高到15%,先进装备制造及再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完成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提高到15%。汽车、大数据与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完成增加值占全市比重提高到5%。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到2017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重点骨干企业达到4%以上。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超过55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超过9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0个。 

  ——节能降耗实现新突破。力争到2017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2年降低1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两化”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力争到2017年,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普及应用,生产控制过程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8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普及率达到95%以上等,电子商务广泛应用。

   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部署(2015年上半年)

  制定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整体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细化各县(市)区、各园区、各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制定指导目录和配套政策措施、实施细则。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2015年下半年~2017年)

  选择一批发展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较强的企业,作为支持发展和监测考评对象;出台银川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施意见;深入推进《银川市名优工业产品目录》;完善并严格执行《银川市工业园区考核管理办法》,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注重投入产出比、单位电耗工业增加值比、产业链延伸和配套等指标;启动实施“千星培育计划”和重点企业能耗对标达标工程;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四大工程”等。

  第三阶段 

  总结提升(2018年~2020年)

  建立和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围绕本届政府确定的工业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一批重大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主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及生产线得以淘汰和退出,工业增长方式初步得到转变。全面完成“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银川工业增长的内生动力得以增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自我调节机制得以形成。

   坚持“14441”调整方针

  即:巩固提升能源化工产业;优先发展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羊绒制品及纺织产业、葡萄酿酒、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及再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极培育汽车、大数据与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通航产业;限制发展铁合金、合成氨、水泥、活性炭、碳化硅、电解铝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及产能过剩产业。

  ——能源化工产业以现代精细化工为方向,重点开发以精细化工为主的下游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以“规模化,规范化,高品质”为目标,启动质量和食品安全溯源工程,着力打造“健康安全”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字招牌。 

  ——羊绒及纺织产业以“三优一高”(即打造优质工艺、优秀设计、优秀品牌,把产业发展重点放在饰品、精纺面料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着力打造羊绒高档终端消费品。 

  ——葡萄酿酒产业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制定规范统一标准,全力打造地域品牌,提高全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 

  ——生产性服务业要依托银川科技园、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抢抓我市被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机遇,树立“金融强市”理念,加快推进空港、陆港、银川物流港和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社区,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进驻银川,推动综合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装备制造业要抢抓“中国制造2025”重大机遇,提升银川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向标准化、专业化、高端化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在精细化制造上下功夫;延长生物制药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新能源要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打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新材料要紧紧抓住光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以高性能化、高功能化、高智能化为发展方向,以蓝宝石、单晶硅等为重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汽车产业要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汽车整车及专用车制造企业,发展轻型环卫车、清扫车、微型面包车、重型改装车及配套发展环卫机械零配件等产业。 

  ——通航产业依托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发展通航产业,在兴庆区建设通航产业园和通用机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通用航空企业,以航空器研发制造与维修为主线,发展通用航空主题社区、通用航空运营中心、通用航空物流中心、通用航空服务中心等配套产业。 

  ——大数据与电子信息产业要依托银川滨河新区、银川科技园和iBi育成中心,加快智慧城市和中兴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物联网的示范应用,开展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创新试点示范,积极培育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技术特征的互联网+产业,推动数字动漫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软件外包。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围绕煤炭、化工、冶金等高耗能产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应用。支持发展工业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装备制造及产品,积极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培育扶持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提供节能服务。

   实施“3+2”工程计划

  即:转型升级“四个一”行动计划、技术创新和“两化”融合“1234”行动计划、小微企业“千星培育”计划、节能降耗对标达标工程、中小企业管理素质提升工程。

  ●发挥示范带动,着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四个一”行动计划力争3到5年做强做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全区乃至全国工业名优创新产品,提升一批工业园区,引导一批行业科学发展。

  ——选择一批发展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强的企业,作为支持发展和监测考评对象,细分行业龙头型企业和“专精特新”领军型企业,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银川工业标志性企业,形成引领银川工业经济发展的旗舰团队。 

  ——积极做好企业产品、商标的培育和申报等基础性工作,拓展扩大我市工业品市场空间,提升工业产品影响力和美誉度;择优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与支持。 

  ——引导各县(市)区、开发区注重投入产出比、单位电耗工业增加值比、产业链延伸和配套等指标,引导园区向集约化发展方向转变,打造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着力打造企业成长梯队,启动实施“千星培育计划” 

  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增链”、“补链”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着力推进小微企业总量倍增、素质提升、结构优化和产业集聚。每年认定命名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每次认定30户左右,并实行动态管理。

  ——强化小微企业动态管理。各县(市)区政府要在集聚区、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选择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进行培育,建立小微企业培育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 

  ——提升小微企业经营者素质。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千星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开展“企业成长管理咨询计划”活动,举办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题培训班和企业“高管”培训班、MBA核心课程培训。 

  ——推进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银川小微企业服务超市”,每年为重点培育的小微企业,按照每个企业单个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项目总额的50%、年度扶持资金不超过2万元的原则发放“小微企业服务券”,大力普及小微企业财务、办公自动化等基础软件。 

  ——提升小微企业服务环境。凡列入培育对象的小微企业,各县(市)区政府应将其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对小微企业项目申报、入驻标准厂房、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园区、企业减负和权益维护等予以支持,营造良好的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环境。

  ●注重科技引领,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两化”融合“1234”行动计划坚持把加强技术创新和“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着力推进一库二关键三平台四支撑行动计划,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完善和建立综合工业基础项目库。将1000万元以上工业新建、续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项目,分类建立项目资料库,对入库的企业和项目,政府各类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并加强跟踪服务,掌握实施进度,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步伐。鼓励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优化工艺流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制造水平,实现内涵式发展。鼓励企业实现节约、清洁、低碳、安全发展,深化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发展循环经济。

  ——完善和发挥社会能耗监管信息分析系统平台、中小企业在线资信服务平台、企业项目网上直报平台三大平台功用。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四大工程”。发挥信息化在产品研发、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等各个层面的作用。

  ●发挥节能降耗倒逼机制,着力推进重点企业能耗对标达标工程 

  通过3到5年时间,将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3000吨标煤的重点用能企业,完成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对标达标专项整治,达到国家规定的行业、企业耗能标准,实现主要耗能设备的远程在线监测,达到能源消费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组织重点用能企业投入20亿元完成1000项节能改造工程,实现市重点用能企业数字化、信息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系。

  ——健全节能基础工作。发挥银川市节能降耗预警管理系统平台的功用,实现节能降耗。 

  ——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耗能设备全部安装电力需求侧在线监测系统,实现重点用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推动银川市绿色发展。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不断引导企业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将重点用能企业全部列入银川市清洁生产计划。 

  ——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政策。

  ●强化管理促转型,着力推进中小企业管理素质提升工程针对全市工业企业,特别是“小巨人企业”、“百家成长千家培育”企业,重点围绕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品牌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中小企业管理素质提升工程”。

  ——加强现场管理。引导企业改善生产秩序和作业环境,不断提高、提升企业现场管理和标准化操作水平。 

  ——加强质量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储运销售、技术服务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财务管理。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培训,引导企业科学编制预算,完善预算的执行、控制和考评制度。

  ——加强技术管理,引导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技术管理体系。 

  ——加强品牌管理,引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积极打造自主品牌。 

  ——加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评论

  坚定信心推进工业调整振兴

  全面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的工业振兴工程”,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银川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先导产业,限制发展产能过剩产业,逐步形成产业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新型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战略举措。 

  对银川市来说,振兴工业,根本上就是振兴企业,大力发展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强的“专精特新”领军型企业;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是抓住了应对严峻形势,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发展的关键。加快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坚持抢占未来制高点与支撑现实发展相结合的自主创新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坚定信心、变中求进,努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李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