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古道

27.07.2015  07:39

  驼铃阵阵、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从八百里秦川逶迤而出,沿茹河河谷蜿蜒北上,在固原市东南抵达一座号称“关中屏障”、依六盘绝险而建的古代著名关隘,这便是位于三关口以北、瓦亭峡以南的萧关。赫赫雄关静静偎依在滔滔泾河身旁,伴着弹筝峡口的潺潺水声,默默扼守着闻名遐迩的萧关道。

  两千多年来,多少热血澎湃的将士从这里出征塞外,谱写了保家卫国的无言壮歌;多少辗转千里的商旅沿此川流不息,留下了中西交流的点点印迹;多少多愁善感的诗人在此赋诗抒怀,描绘了丝路边关的苍茫豪迈。

  秦汉时期,享有“陇上锁钥”美誉的萧关就目睹了秦始皇北巡六盘、汉武帝巡边耀武的雄心壮志。此后,地势险要的萧关成为保卫都城长安的军事要地,诸多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笔墨记录了萧关道上征战将士的铁血豪情。“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汉饶歌《鼓吹曲》中的雄奇诗句,生动描述了萧关道上烽堠林立、大军出塞迎敌的壮观场面。盛唐诗人王维出使河西时途经萧关道,不禁被萧关的险峻所折服,意气风发地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使至塞上》,留下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名句。

  千百年来,数不清的商队、使团、僧众在清脆悦耳的驼铃声中,风尘仆仆从四面八方汇拢而来,通过萧关道奔赴长安、洛阳、河西走廊或漠北草原。萧关道上,满载五颜六色丝绸、珍奇稀有香料、晶莹夺目宝石、门类繁多书籍的驼队往来不断,昼夜不息。伴着岁月深处萧关道上的车霖马啸与悠悠驼铃,东西方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如同股股涓涓细流,缓缓汇入丝绸之路这条世界文明大动脉,为人类冲破中世纪黑暗积蓄了力量。

  在唐代边塞诗人眼中,奇险的萧关和风雨沧桑的萧关道是其吟诵苍茫塞外与军旅边关的理想对象。王昌龄以“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描绘了萧关古道的雄奇苍凉,岑参则通过“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描述秋意浓烈与朔风凛冽。卢纶在《送韩都护还边》中哀叹“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苦寒的塞外戍边生活催人泪下。

  时过境迁,如今的萧关早已没有“一行书信千行泪”的凄楚无奈,“时危多战垒,猛将守萧关”的剑拔弩张,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昔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早已变为通途。在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饱经沧桑的萧关道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地回汉儿女团结一心,共谋振兴经济大计,同赴广阔康庄大道。(宁夏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保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