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药”“缺医”:透视风口上的大国中医药

13.05.2016  11:52

  原标题:“少药”“缺医”:透视风口上的大国中医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中医药正以其独特优势不断得到大众的信赖和认可。但同时,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质量标准缺失、技术研发存在短板,以及药材质量和“西医化”等问题。

  解决药材问题、平衡传统与现代、处理好中医与西医的关系等,是中医药进一步升级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新潮流:“快生活”里寻找“慢中医

  首次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为84.02%。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中,注重机体调理和保养的“慢中医”,愈发受到人们的追捧。中医药“治未病”、调理养生的理念和实践,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医成“治未病”首选

  “吴主任,我又来了,感觉脖子不是很舒服,想再做个推拿。”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专科,市民陈丽热情地跟医生打着招呼。

  今年25岁的陈丽是“治未病”专科的常客。“去年颈椎突然‘转不动’了,到这里接受推拿治疗,没想到只推拿了一次,花了几十元钱,脖子就能正常活动了。”陈丽说,从此,但凡脖子、肩膀不舒服,她都会来这里治疗。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未病”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实际上,“治未病”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智慧,不仅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阻断疾病深入或转化,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多赢”。

  在福州一家国企工作的林建通2014年开始感到腿脚不时酸痛,后来发展到夜里无法安稳睡觉。他先去临近的大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指标正常。吃了一段时间的止痛药后,林建通决定去看看中医。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一段时间的针灸后,他明显感觉身体“放松”了很多,夜里也能睡得香了。

  在医院的中医健康管理中心,医生运用自主研发的“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系统”,为林建通详细地做了一次健康状态评估,报告上详细记载了“望闻问切”的结果和他的饮食习惯等,还给出了一个综合体质辨识的结果,从经络调理、起居调理、运动调理、饮食调理和情致调理五个方面给出了健康状态调理方案。

  “头一次对自己的体质有了这么透彻的了解。”林建通说,这一调理方案是从饮食起居到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调适,而且根据节气、不同阶段身体状况,医生还会随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为了满足老百姓不断增加的对中医药的需求,河南南阳还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医堂建设,让中医药在基层卫生院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南阳已经实现了乡乡都有中医堂,服务好、覆盖广的“中医堂”已成为基层医疗工作的闪光点。

  中医药养生“叫好又叫座

  中医药养生作为人类生存智慧和对生命进行自我管理的艺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民众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三九贴”“三伏贴”……在很多地方的中老年人群体中,中医贴膏成为一种热门的养生方法。55岁的成都市民杨建民深谙其中奥妙:三伏天阳气最盛,且有暑湿困扰人体,贴敷以化湿、驱除体内宿寒为主;三九天阴气最盛,阳气内敛衰微,贴敷以提升人体阳气及御寒为主。“还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选择不同的贴敷,因人而异。”老杨说。

  不仅是城市居民,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医药也是群众养生、调理的重要选择。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兴隆镇河沿村老中医马启三行医60年,他告诉记者,很多村民来诊所开中药进补,像温阳补气的、除湿去燥的、固本补肾的等等。价格方面,拿调理肝脏的汤药来说,每个月大概400元至500元,村民一般也能吃得起。

  阿胶配上黑芝麻、绍酒、核桃仁、冰糖熬制,冷却凝固后切成四方块,包在蜡纸里——对于市面上出售的这种阿胶糕,37岁的沈阳白领王莉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买点,晚饭前半小时吃一块,为的是美容养颜,滋阴补气。

  在一家大型建筑企业从事文秘工作的杨小姐,经常要跟着施工队满世界跑。不管是在非洲还是亚洲,她的行李箱中总会有黄芪、当归、枸杞等中药材。“我会用这些药材搭配竹荪、山药煲鸡汤、羊汤补气血。如果是夏天就做枸杞银耳粥,滋阴补气最好不过,这样在世界各地都能品尝家乡的味道,还有保健功能。

  从医30多年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郑美凤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医药的特殊作用,中医药保健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目前许多人对中医药保健有误解,轻信一些似是而非的宣传,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现在各种电视节目和报纸杂志上的健康养生栏目、文章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许多说法太笼统,没有从人与人的体质、健康差异出发,说明中医药思想的传播依然任重道远。

  从国家战略到国际化机遇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去年以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药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我国中医药领域大事连连,备受关注。专家表示,无论是国家战略的实施还是国际化的机遇,都会让中医药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

  “刚开业时患者不多,许多人是在其他医院医治无效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中医诊所,结果获得了很好的疗效,”迪拜同仁堂店梁医生说道。

  在海外,医者仁心、济世养生,中医所推崇的理念让中医药渐被接受并赢得口碑,让更多的海外友人开始了解并信任中华医学瑰宝。如今,同仁堂已经开设了110多家海外零售终端,诊疗超过3000万海外患者。

  据统计,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诊所已达10万多家,针灸师超过3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5万人。中医针灸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和地区主管机构签订含有中医药内容的合作协议达80多个。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中医药被频繁纳入中外首脑会谈议题,成为国家层面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医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2015年6月中捷中医中心的成立,成为首个健康领域中外合作项目。

  各方共推中医药发展的局面不断形成。去年7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近500位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地区)的中医馆、国医堂、养生保健机构等的中医药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会议,共同探讨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事业发展。

  “如果把中医药服务体系比作是一座金字塔,那中医馆、国医堂、养生保健机构等提供的中医药服务就是金字塔的塔底。但这个塔底还不够牢固,基层中医药工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标准化还有待探索。”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委会会长李俊德表示,搭建这样一个基层中医药工作者交流临床经验、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和方法、开展学术研究的平台,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整体水平,推广医疗经验、服务模式,引导其正确运用中医理论开展健康服务活动。             

  【1】【2】【3】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