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助学政策精准实施

10.12.2015  16:15
  全国仍有10%的市县尚未建立资助机构;普通高中和学前资助的满足度相对较低……根据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学生资助专题报告,迄今覆盖4.1亿人次的国家助学体系仍需完善,“从家门到校门不用愁”的“绿色通道”有待进一步畅通。
   应助尽助:让政策阳光普照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申报越来越便捷,基本做到了应贷尽贷。”从2000年接触这项工作,重庆工商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蒋年韬感触很深,“曾有一个江西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前后跑了20多次,手续复杂、证明繁多,两个暑假才贷到款。
  如今,高校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流程越来越清晰、简便。以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例,只需提供学生本人申请和身份证明;借贷的共同借贷人相关证件,比如父母、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街道社区开具的家庭困难证明。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小浩说,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推行营养改善计划;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混合”资助体系。同时,我国也探索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资助模式,如奖优和助困相结合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绿色通道等。
  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如学前教育落实力度需加强;普通高中资助方式比较单一;个别省份尚未出台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精准资助: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
  评估报告指出,5年来,各级财政共投入学生资助资金达到3950.6亿元(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占当期资助经费总额的71%。     这一大笔读书钱,如何真正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一些地方虚报冒领、套取国家助学金的事件曝光后,“精准实施”成为国家助学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根据评估报告,目前仍有约10%的市县未建立资助机构,特别是独立法人机构占比较小,个别地区尚未将各学段学生资助工作归口到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个别市、县财政存在经费拨付不及时、资金到位晚等情况。
  记者在一些地方采访了解到,摸清家底正在成为各地完善助学政策的新举措。陕西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指出,我们正在研究建立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和奖助等级评定指标体系,“精准”确定资助对象,对其贫困程度量化评级实行相应的“精准”资助。建立资助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精准”资助。
   加强监管:推动诚信建设
  “我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才有了现在一点成就,所以希望有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入我的团队。”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周建才2011年毕业后,和几个同学创业从事考研培训和相关文化传播及咨询工作,目前公司规模达到30余人。
  当年,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李岗村的周建才到工地上搬了一个暑假的砖,攒下2400元钱,仍然凑不够入学的费用。
  “如果没有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的机会,我肯定就南下打工了。”周建才常常用这段经历为师弟师妹鼓劲,他的故事也成为大学生诚信还贷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在国家助学政策带动下,积极拓宽助学渠道,但是一些拖欠学费的情况也使“绿色通道”遭遇梗阻。一些学校只能以不允许学生参加期末考试等强制手段来收取缓交学费,还有一些学校干脆关停“绿色通道”。
  此外,国家助学贷款也同样面临一些学生逾期不还的窘境。蒋年韬说,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对于刚毕业的贫困学生而言,还贷确实会有一定压力。我们曾跟踪几十个未能按期还款的学生后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是恶意欠款,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忘了,另一部分学生是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生活特别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实现个人、单位征信体系和社保、医保等体系之间的信息互通;实施奖励性减免政策,鼓励更多大学生创业;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感恩回馈机制,建立公益基金和公益性组织,号召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实现家庭脱贫的学生资助他人。(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