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村镇美好生活

28.02.2016  10:48

  永宁县杨和康城,孤寡老人在“老饭桌”食堂吃到了可口的饭菜。    记者 吴春霖 摄

  城市,是现代化宜居聚落的载体;农村,亦在时代发展中日新月异。不同的地理格局,一样的生活期盼,汇聚为城乡一体化的美好情景:农村城镇化,幸福来敲门。

  “走的是柏油路,喝的是自来水,用的是天然气,网络远程就可以看病,买东西在家门口就能网购。”这是永宁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给中心村村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真实的生活写照,也是永宁县努力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永宁县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按照“坚持望远、县城、特色小城镇、中心村组团发展,相互衔接,产业和基础设施配套同步跟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全域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了“一个中心、一个特色、多点纷呈”的新型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截至2015年年底,永宁县4.04万户12.4万名群众先后入住新楼房,全县城镇化程度从43%提高到75%,一座银川南部的新城区正在诞生!

   规划先行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一栋栋新楼房拔地而起;一处处漂亮的文化休闲广场上,村民们徜徉其间,怡然自乐;一条条宽阔平展的柏油马路,一头连着城里,一头连着农村,不仅拉近了城乡的时空距离,也拉近了城里人和乡里人身份与心理的距离。在永宁县望洪镇金星村,83岁的钱玉兰老人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中心村的农民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环境,现在生活越过越好,眼看我们的日子都快赶上城里人了……

  人居环境的巨大改善离不开科学的规划设计。从2010年开始,永宁县就着手修编并不断完善永宁县城乡总体规划,并报经银川市批准。以规划引领,城乡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排水排污、绿地照明、供热供水等7个方面全部统一实施。2010年,永宁县率先实行“先安置、后拆迁”的惠民政策,在安置楼的建设中,坚持不只满足于让失地农民“洗脚上楼”,而是以城市化的理念去推进,按照规划从硬件建设上打造“村中城”。

  在制定规划的同时,永宁县进行了广泛征求民意,通过一家一户发放调查问卷和召开村组居民大会的形式,对全县4镇1乡农村26662户住户进行摸底调查,有4724户群众愿意在小城镇居住,占调查数的18%以上;有21026户群众愿意在中心村入住,占78.9%;其他占3.4%。

  通过几年的全力推进,建起了望远人家、杨和新村、李俊镇新区、新华中心村等14个整齐划一、设施高档、功能齐备、环境幽雅的失地农民生活安置小区。小区集住宅、商业场所、镇村中心、医疗文体场所、老年之家等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成为永宁县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的典范工程,使失地农民享受到了城市化文明成果。

  “我们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为前提,实施全域规划,坚持‘北连东扩’畅通道路,工业、服务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同步提升,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力争将永宁县全力打造成为银川南部新城区、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和银川市副中心。”据永宁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兴宁介绍,在城市棚户区改造中,永宁县注重根除“破旧”。投资20.09亿元,全力实施了以“千处百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的改造工程,动迁总占地面积1583万平方米,涉及10833户500万平方米的旧城,彻底消灭了41个城中村、28个城边村、54个园中村等旧城片区,解决了城市规划区内“脏乱差”问题,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打造银川市南部新城区,统筹城乡建设创造了条件。

  如今,永宁县现已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望远为副中心,以4镇(李俊、望洪、闽宁、杨和)1乡(胜利)为分点布局的三级梯次城镇发展体系,即4个小城镇14个中心村,走在了全自治区农村城镇化的前头。

   设施齐全让村民住得舒心

  记者在新华中心村采访时了解到,新华中心村作为永宁县最早新建的中心村之一,除了水电暖,还配套了广场、幼儿园、湖泊湿地等设施。谈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周金霞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以前住平房时,冬天烧煤炉子,现在屋里有了暖气,再也不受冻了,而且小区旁边还有新华湖公园,环境非常好。

  村在绿中,屋在湖畔,人在景中,村里一片安泰祥和。日前,记者顺着宽阔平整的水泥路走进望洪镇靖益中心村看到,房屋窗明几净、村道干净整洁,健身设施齐全。十多名老人正在太阳下拉家常,谈起现在村里的变化,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居住环境相比以前得到了大改观。

  居民雍万财的新居内卫生洁具、厨房器具、壁挂炉等一应俱全,卫生间、地面全部都贴着瓷砖。雍万财告诉记者,小区内设施齐全,能直接拎包入住这样的新房。原来,为了减轻群众装修新房的经济负担,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由望洪镇政府补贴20%的装修款对整个中心村的安置房进行集体装修。村民们根据自家户型的大小,只需支付1.4万至1.5万的装修费用便可入住。

  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村风、和睦的邻里关系,给村民们带来舒畅的心情,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为了丰富全村人的业余文化活动,靖益中心村在广场上配备了多种健身设施,同时还组织广场舞活动,邀请专业老师教授。《最炫民族风》《小苹果》……欢快的音乐一曲接着一曲,现在每天晚饭过后,村子里都有100多名村民集体跳起健身舞,不论男女老幼都加入到了队伍中来。每晚的广场舞给村里聚集起旺盛人气,增加了村民交流和互帮互助的机会,让妇女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在新环境中真正感受到了中心村集体的温暖。村民吕凤兰说:“村子里以前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晚上不是窝在家里看电视,就是去左邻右舍家串门,或是找人打牌打麻将。现在村里打麻将的少了,跳广场舞、锻炼身体的多了。”村民宋丁亮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很热闹,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邻里关系和谐友爱,乡风也更加文明。

   多重保障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永宁县各中心村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商业网点、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农机作业公司、粮食银行、污水处理站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并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打造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县奠定基础。包括“先住院、后付费,先诊疗、后付费,‘56789’政府暖心工程、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

  聊起永宁县一项项民生工程,当地群众脱口而出。这一系列民生举措使得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这个政策太好了,只用医保卡和身份证挂个号,就可以看病,所有的检查都做完,再统一到窗口交钱,免除了老百姓做一次检查排一次队交费的麻烦。”谈到“先住院,后付费”模式,永宁县杨和镇居民王新贵赞个不停。他说,以前来医院看病经常是他在排队看病,老伴帮他排队交费,看一个小病两人齐上阵。现在自己一个人来医院,用不了一个小时就看完病了。

  加强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最大举措。永宁县始终把百姓冷暖放心上,从百姓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该县创新实施了“56789”暖心工程,试4.1万余名群众享受到免费健康体检、生日祝福、高龄补贴、特殊群体救助等惠民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5%、99%。闽宁镇原隆村朱玉兰,今年已84岁高龄,家里经济条件一直十分拮据。自“56789”暖心工程以来,朱玉兰老人已领到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5000元。老人不但不用花儿孙的钱,而且有了自己的积蓄。老人高兴地说:“我再也不用拖累儿孙了,政府给我发的钱,不但花不完,而且还能存起来补贴家用。

  随着永宁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为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给失地农民安度晚年提供政策保障,从2012年起,永宁县在全区率先实施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五年内,政府将出资8.5亿元,为2.8万名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那时候土地刚征收时心里没着落,自从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后,农民真正转变成了城里人,而且得到了实惠。”永宁县杨和镇村民刘玉梅高兴地说。采访中,永宁县村民李成福说,“有了养老保险,失地农民能够像工厂的退休工人们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着实解决了晚年生活保障问题。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领取,被永宁县农民形象地比喻为“月月都有麦子黄”。永宁县人社局局长常慧琴说:截至目前,永宁县已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资金4.3亿元,作为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措施。目前有4021名6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可以享受到这这项政策,每月的平均标准是804元,今年平均可以达到900多至1100元。失地农民,只要符合政策范围,以后可以领到804元至1100元左右的补助。

  在永宁县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民土地流转,从农业生产中剥离后,就业安置也成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为此,中心村建成以后,永宁县在每一个中心村,都设立了创业就业服务窗口,及时发布用工需求信息。同时,在中心村设立培训基地,利用冬闲等时间,结合各村实际情况,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比如,在望远镇,我们就搞了一个缝纫机培训班。让农民在家门口接受培训,再到外面寻找自己的就业机会。”常慧琴说:“另一个农民的就业方式,就是劳务输出,我们还培育了一批劳务经纪人。这一系列的措施,就是为了保障群众居住到中心村后,解决就业和生活来源问题。目前永宁全县的失业率,仅为3.38%,而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3.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收入2.87亿元。

  76岁的赵青入住杨和新村已有段时日,记者采访时他正坐在自家的客厅里看电视。谈及自己的晚年生活,老人显得很知足:“现在的社会就是好,我和老伴俩人每月有2000多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外,以前干农活的儿子,也在中心村学了电工手艺,现在在外头打工,一天就能挣200多块钱。

  “为了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秩序,永宁县通过扶持农业作业公司和建设粮食银行,解决了农民的农机具停放和存粮储粮问题。”永宁县农牧局副局长金彩霞说。永宁县宏源达农机作业服务有限公司位于望洪镇高渠村,走进该公司大院,标准化机具库、农资区、维修车间、培训区等各种区域的划分,处处彰显着现代农业的管理水平。据该公司负责人王保利介绍,其公司不仅提供农机具停放,还有农机作业、农资经营、农机维修和农民培训等业务。永宁县农机监理站站长陈银说:“望远镇有土地大约10万亩,而这一家农机公司,就可以为4万亩土地服务。永宁县目前计划扶持建设7家成规模的农机公司,目前已建成3家,分布在各个乡镇。

  2014年11月,“粮食银行”在永宁县的建设运行,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收购储存、物流配送、精深加工、存销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还可以在“粮食银行”下设的网点兑换秘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如今,“粮食银行”已吸纳储户500多户,存粮4万多吨,与31家合作社形成了稳定的契约关系,永宁“粮食银行”已成为农民不可或缺的贴心粮仓。

  永宁县农牧局局长刘玉生告诉记者,永宁粮食银行建设项目已被列入“自治区农业重点示范项目”和“新农村建设改革城乡一体化推广项目”,通过粮食银行运作,可以盘活资本,加速粮食流通环节,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永宁县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城乡一体农民真正变市民

  “建设中心村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力举措,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千秋工程。”在采访中,永宁县县长李润军这样告诉记者。他说,永宁在探索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永宁与银川的同城化,始终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重点,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全力打造银川南部新城。而且通过前期调查,绝大多数群众有意愿到小城镇、中心村居住,渴望政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享受城市生活。因此建设小城镇、中心村很好地结合了永宁实际情况,并充分在民意的基础上进行,使村民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作为城市居民同步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

  农民从过去的土坯房住进中心村的楼房,由分散变为集中居住,首先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紧接着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也将随之被改变,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永宁县住建局局长王新宁说:“小城镇、中心村都是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塑造永宁县形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永宁特色意义重大。

  目前,永宁县城镇化建设已经创造出了"永宁模式",被评为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型县。其中心村建设已经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安民工程”、“恵民工程”,全县初步形成了李俊镇拱棚韭菜、露地瓜菜、望洪镇的有机大米、稻田蟹,胜利乡的设施果蔬、望远镇的苗木产业等主导产业,让入住中心村的群众在第一产业中更多受益。同时,永宁县正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科技带头人、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字号企业进行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同时实施创业就业带动工程,健全了县乡村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创业就业渠道,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很快变得美好起来!

  记者  王伟  吴春霖  通讯员  李红梅  王琳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
银川6家银行网点受理住房公积金业务
    从“入厅”办理变“出厅”办理 新华网
银川:让城市管理 像绣花一样精细
    “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