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扮靓中卫大地

18.05.2015  17:00

笔直的水泥巷道,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健身设施齐全的村部广场,告别了脏乱不堪和风起尘涌,小村庄焕发着无限活力。从村头走向村尾,一路路面平整,沟渠干净,如果是春夏,绿色印染着整个村庄,杨柳低垂,微风拂过,不禁有一种入梦入画的感觉。这就是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夹道村如今的新面貌。

晚饭后,夹道村广场上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男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女人们则随着动感音乐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小孩在旁边打闹嬉戏。

实行村庄环境深度保洁机制后,夹道村致力于改善村容村貌,通过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建设了群众健身广场,配套健身器材,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逐渐形成了向善、向美、向上的文明新风尚。

夹道村只是中卫农村旧貌换新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卫将美丽乡村建设列入黄河金岸建设工程,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特色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配套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结合县域和现状,从科学性、功能合理性、交通便捷性、环境生态性、居住适宜性、建筑地域性、文化传承性七个关键环节,中卫狠抓村镇的布局,并于2013年开始,对全市乡镇、村庄居民点进行全面普查,在2007年编制的《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以县区修编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2012-2020)》。

村镇的卫生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自2009年,市政府先后投资3085万元,为沙坡头区11个乡镇151个村配套了环卫设备和设施,农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85%以上,中宁、海原两县分别建立和完善“户村保洁、镇乡收运处置、镇乡县填埋处理,县级考核验收”的机制,配套了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车等设施设备,垃圾收集转运机制初步建立,保洁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道路。

按照“房屋砖化、道路硬化、巷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的标准,中卫对沙坡头区宣和镇、中宁县石空镇、海原县七营镇等19个小城镇实施了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建设集镇供排水工程、供暖改造、街道铺装、亮化、绿化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打造建设了美丽村庄152个。

截至目前,全市硬化公路通村率达100%,自然村覆盖率达72%以上,农村安全饮水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安全饮水人口比重达83%,使用清洁能源农户比重达56%,农村大环境整治率达到50%以上。(记者 王旭 李芳)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