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领衔开启银川生态人居模式

27.10.2015  11:15

  阅海湾CBD生态发展论坛银川开讲

  绿地集团领衔开启银川生态人居模式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黄超)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高密度的生态圈带来价值几何?未来投资前景如何?最前沿理念在这里体现多少?10月24日,由金凤区政府、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银川日报社联合主办,绿地集团宁夏置业有限公司承办的“阅海湾CBD生态发展论坛”为这些问题带来了答案。来自政商各界的专家学者共话阅海湾商务区生态理念

  和发展规划,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此次论坛更具特别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到45处,足以显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与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一同,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而在银川,“碧水蓝天明媚银川”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核心发展方略和名片,而名片中最耀眼的部分,则是阅海湾中央商务区。

  事实上,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从规划到建设,始终遵循生态和谐的理念,尤其是绿地集团进入之后,更是将商务区和外围经济区的生态发展提到第一重要的位置上。

  据了解,本次论坛针对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重要性和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用进行了全面探讨。特别是对绿地集团在区域生态建设的理念进行了

  深入探讨,并形成了统一的共识,成为可复制的标本。

  与此同时,在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建设过程中,绿地集团的积极参与,将整个商务区的生态建设和商业生态布局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所驱动的优质资源,包括设计、规划、建设、运营资源,为商务区多层次生态发展带来了更多可发挥的空间。

   嘉宾观点

  银川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沈爱红:

  银川版图上的发展核心

  银川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沈爱红说:“银川市的‘2258’发展战略,就是抓好两个新区、两条旅游带、五个园区、八项工程的工作思路,‘两个新区’是阅海湾中央商务区(CBD)、银川滨河新区,银川市将把这两个新区打造成推动银川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因此,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今后将是银川两大核心经济引擎之一,有人认为发展经济必将对自然带来破坏和污染,而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在发展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以自然为本”的理念。自然水系和天然景观,低密度的建设最大程度保护了环境,现在阅海湾已经成了银川市民周末交友的旅游目的地,完美的生态资源也成为核心竞争的“硬件”,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资本进入。

  解析

  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园区概念,但其首先影响的则是以此为中心的阅海湾经济区。良好的生态规划和建设,其实明确契合了银川市生态发展的城市理念。在这一大的格局下,阅海湾的片区价值显而易见。无论是商业,还是人居,都会有居于发展潮头的体验。

   绿地集团西北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梁毅:

  精雕细琢保持生态良性循环

  绿地集团西北房地产事业部副总经理梁毅十分看好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在商务区生态化方面,园区被近3万亩水系环抱围绕,1000亩绿地造型成景,高楼与公园协调共生,楼宇建设材料环保、节能,污染有效防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他表示今后绿地集团将重点关注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发展,绿地集团在银川的在建项目,依托园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共同提升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他还专门提到了301米高的绿地中心。“我们用了最好的设计公司,最好的运营理念,而我们更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保证绿地中心的健康运营。现在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大家还看不到,目前绿地中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解析

  作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标,绿地中心带给人们太多的期望。不过,这也同时展现了一个企业的负责任态度。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经营这块土地,才能够释放更多的资本活力。而绿地集团在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周边的楼盘布局,也足以说明集团深耕于此的决心。

   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经济合作部部长贾志仁:

  高密度生态呈现片区价值

  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是在国家批准中阿博览会在宁夏永久举办、确定宁夏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批准成立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大战略背景下,设立的“承揽总部经济、集聚高端商务”的城市功能区,承担着宁夏向西开放、扩宽中阿贸易的重大使命。

  金凤区政府办公室主任、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经济合作部部长贾志仁说,与其他城市的中央商务区不同,阅海湾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区域生态布局,依托原有的水系、地形来建设,大量土地被用于园林建设,呈现了高密度生态的格局。

  这里汇聚了酒店、会展、零售、信息、电子商务、文化创业等多种业态,尤其是绿地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为商务区在商业环境发展,生态环境发展方面带来了活力。而在目前162家入驻企业中,企业总部达到37个,金融类企业88个,商贸电商类27家。充分体现了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承揽总部经济、集聚高端商务”的特点。

  解析

  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从无到有,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而这一切最终形成了现在具有园林和商务多重属性的园区。无论是度假休闲的市民,还是来银川旅游的游客,以及商业投资的创业者,居家置业的购房者,都会因为商务区高密度生态而选择留下。

  诸如商务区的人居生态样板——绿地城,其生态格局在银川屈指可数。绿地城三期规划在建的新里阅湖公馆项目,正是依托阅海湾优秀的生态基础,展现其核心价值。不仅周边自然环境优越,内部更是三季有花、绿树如茵。项目内外,都让生态元素能够融会贯通。

  银川市“十三五”规划专家组成员、银川市委党校副教授马鑫:

  建成中国的伊斯兰金融中心

  在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功能定位方面,银川市“十三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市委党校副教授马鑫则是站在国际视野来看待。他认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必将与国际接轨,承载起“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用四个词就可以概括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特色产业:金融、清真、会展、文化。这是我们在规划之初,就为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定下的基调。”马鑫表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有着中阿博览会的商业支撑,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填补了半径200公里范围内没有CBD的空白。

  马鑫说,要想让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有发展,必须对接国家战略,用好“一带一路”、“互联网+”、大众创业创新三步棋。“首先是金融合作,与阿拉伯地区和国家进行资金融通;然后是人文合作,在培训、出版、旅游等方面,使两地民心相通;最后通过互联网建立无国界的信息互通。”在这样三位一体的沟通机制下,将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建成超越香港的,中国的伊斯兰金融中心。

  解析

  事实上,由于绿地集团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进入,为商务区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尤其是301米的绿地中心,使得商务区在承担对外窗口的品级方面大为提高。而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讲,各种优势资源的进入,让生态资源成为商务区,乃至银川最有潜力的核心资源。

  而这些人力资源的涌入,必然会带动住宅市场的热度。绿地城项目针对这些极具社会价值的人力资源,也进行了特别的设计。让商业资源、教育资源、行政资源、创业资源、生态资源同时整合,带来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银川日报社社长丁洪:

  阅海湾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港湾

  作为媒体人,银川日报社社长丁洪深知媒体与城市休戚与共的关系。他说:“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也为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无论是外来的游客,还是本地的市民,都对阅海湾本身的生态环境赞赏有加。

  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让本地媒体有了更多机会参与到银川现代化发展之中。“首先,新媒体环境之下,我们有了更多可以包装推介本地资源的机会,更可以因此尝试创新的媒体传播方式。与此同时,绿地集团这样的企业,可以带来更多的商业资源、资本资源等等,为银川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路径。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报道,传播的信息不断叠加,进而形成具有含金量的品牌价值,对于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好,都会有非常非常多的机会。

   解析

  高密度生态吸引高密度的市场资源,而高密度的市场资源,则会带来高密度的市场机遇。尤其是在经济形势复杂的今天,无论创业者还是企业,都会找到一个市场资源鲜活的区域来布局,抱团取暖,共同发展,而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正好具备这样的特质,成为资本的高地,机遇的洼地。

  绿地集团西北房地产事业部银川公司总经理张宾:

   让绿地中心留住世界的目光

  提到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就不得不提到301米的绿地中心,国家中阿经贸合作区核心项目、西北最高双子塔,是阅海湾CBD承载高端商务、集聚总部经济的重要载体,总投资超过百亿元,建成后不仅将大幅提升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的整体形象、全面带动其产业发展,更将成为银川城市的崭新名片,同时标志着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建设迈进了全速推进新阶段。无论是中阿博览会,还是对外经济和总部经济的平台,绿地中心对于银川这座城市而言,无疑具有极强的标杆意义。

  对此,绿地集团西北房地产事业部银川公司总经理张宾认为,2013年当301米高的绿地中心出现在银川人的话题中时,也同样酝酿了一个核心伏笔,那就是银川对外开放核心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载体。事实上,迈向国际化大都市,银川恰恰需要的,正是绿地中心这一点睛之笔,才能留住世界的目光。

  而在以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阅海湾经济区,绿地集团努力打造一个与周边环境和谐,并且使其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规划设计,无论是商业项目,还是居住项目,都体现了人居环境的完美契合,从容积率到设计感,都大大领先于原有的建筑设计水平。

   解析

  从绿地集团在银川布局的策略来看,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是其核心的核心。而这里的商业价值,也会因为绿地集团的存在,吸引更多市场资源的进入。而生态人居理念则是其中的一个亮点,比如绿地城无论从规划、建筑、景观抑或是室内装修、公共设施、商业配套,都在最大程度上贴合目标圈层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尤其是超低的容积率,与周边总量3万亩的水系面积交相辉映,体现了绿地集团的生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