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公正是道随时需要面对的考题

08.09.2015  21:51

  前段时间,微信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临近年底,银川市要集中整治开车打手机行为。

  起初,不知道是真是假,没当回事,但貌似街上的交警真的多了起来。后来仔细一查,果然!从12月1日开始,银川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全市开展了驾驶员开车时接打手机的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驾车时拨打、接听手机,将被给予驾驶证扣2分并处50元罚款的处罚。

  认真说起来,这是好事,于人于己都好。问题是,集中整治便意味着,近段时间会有相对比较集中的违法事件要处理。怎么在一大堆忙乱的事物中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让绝大数多人“心服口服”,真的能从中受益、感悟,这或许远比简单的整治要有意义得多,也更值得人期盼。

  其实,在生活中,对于法治的期盼,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是我们很多人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

  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定义“公正”为“法治的生命线”。

  何为“生命”?意即缺少了公平正义,法治就无以为继。它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平抚人心最好的工具。《论语》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说老百姓不怕得到的少,就怕不公平。因此,我们要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多下工夫。因为,只有在一个讲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法治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发展成果才会真正为广大人民所共享,个人的尊严和幸福才会更加真实可靠,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才会有根本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也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起码的公平正义?

  首先,自然是“立良法”。所谓“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科学立法来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达到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对各种不正常因素的调节和矫治作用,才能筑牢人们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平台。

  其次,培育全民法治信仰。让每个人都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必惩的良好社会风尚,对于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大有裨益。

  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因为,“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政法机关处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罪犯没有得到应有惩处、当事人胜诉权益没有得到及时实现,社会正义就难以伸张;如果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甚至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社会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公平公正;如果腐败案件得不到应有查处,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不到应有解决,法律就不可能得到公正有效的实施,法治权威也不可能树立起来。只有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严查腐败,才能使群众感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对于每一个执法者或者司法人员而言,一次小小的不公,带来的可能就是日积月累的恶果。所以,如何保证公平正义,应该是很多人随时需要面对的一道考题。就像查处开车打手机,倘若存在不公,严查效果会因此打折扣,也不足以说服更多的人去遵守法律、敬畏法律。(贺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