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组建银川创业大学打造西北“双创”新高地

14.03.2016  11:15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基于现实需要和经验启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双创”,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双创”在银川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还关系到精准扶贫、社会公平、协调发展等问题。

  一、开阔思路,客观认识银川“双创”禀赋。银川“双创”基础扎实。一直以来,银川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创业创新工作,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作为银川战略性重点工作。2006年,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2008年启动全民创业行动,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成为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银川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签订目标,督查考核,保障创业创新工作推进。银川市是全国最早引进国际劳工组织“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项目的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在全国最早开展SIYB四个模块培训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大众创业快速增长,2015年新注册企业11800家,比上年增长56%。2013年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了特别优惠政策。银川市创新平台及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6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2014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704件,银川市创业扶持力度大,创新平台多,“双创”基础扎实。

  银川“双创”环境良好。软环境方面:一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激活社会创业活力;2014年银川精简审批程序、审批事项各一半,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建成了市民大厅,行政效率大幅提高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为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两优”环境建设率先垂范。二是银川虽处西北内陆,但文化多元,回族文化、黄河文化、西夏文化等文化包容开放,不排外,有“来者都是客”的传统,同时银川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十分利于创业。硬环境方面:目前我国北方大多数城市面临着雾霾等环境因素影响,银川环境优美,碧水蓝天,干净卫生,是国家卫生城市;2015年中阿博览会期间,秋高气爽、白云朵朵,“银川蓝”广泛的留在了海内外宾客的赞叹和记忆中,银川每年平均达标天数达到90%以上,可谓宜居宜业。银川交通畅通,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依据银川城市规划、布局现状,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提高了城市东西流通的速度和效率,尤其方便了公共交通出行者;旧城改造,不仅减少了煤烟排放的污染危害,而且打通了老城中心区的死胡同,化解拥堵。通过三座黄河大桥的修建,方便了出入银川,加快了黄河两岸的协同发展。通过智慧银川建设,实时调控交通出行,使银川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微拥堵省会城市之一。以上诸方面十分适宜创业。

  银川战略平台优势明显。银川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区,国家赋予“先行先试”政策;2013年开始运行的银川综合保税区以专业、特色为竞争力,对资金、项目的吸引力逐步提升;银川是中阿博览会永久举办地,5届中阿博览会(前3届为中阿经贸论坛)提升了银川的国际化、城市化程度。同时,银川还有一批项目平台,按照四城一体打造的滨河新区已经成为银川发展的新引擎,作为国家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的组成部分,滨河新区以特色、开放、创新为导向,承接了一批创业创新项目落地,如国际医疗城、通航产业园等项目。2013年,银川专门建设了以服务互联网创业创新为主的信息产业园——银川iBi育成中心,iBi育成中心集聚了宁夏的互联网、互联网+企业,平台效应显现。银川中兴大数据中心、淘宝中国宁夏特色馆、西夏区宁夏电商谷、贺兰县电商创业园等园区为创业创新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二、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国家西北内陆“双创”新高地。国内外经济环境促使我们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银川市也有一些“双创”的有利条件,把银川打造成国家内陆“双创”新高地,市委、市政府目前筹划以组建创业大学为基础搭建“双创”大平台,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形成共识。要从国家层面、转型发展层面认识“双创”工作,转换角色,服务“双创”。筹备组建银川创业大学,实施培训孵化功能,为有意创业群体提供专业培训、技术咨询、信息共享、资金项目对接等服务。定期举办“双创”论坛,通过思想碰撞、头脑风暴、经验交流、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植于心,付诸于行。二是持续完善创业环境。按照国务院要求,在简化行政审批的基础上,继续简政放权,可减的一律减,能放的一律放,还权于民,转变职能,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打造高效便利的创业环境。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衣食住行无忧。重视“双创”文化的培育,通过影视、比赛、评奖等措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积淀。三是加快组建创业大学。以银川创业大学为依托,市场化驱动银川“双创”大平台,包括培训平台、融资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四是持续扩大“双创”政策供给。五是市场化途径破解“双创”资金需求。资金稀缺问题是内陆地区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打造“双创”银川需要充足的资金作后盾;银川市历来重视金融强市,整合全市所有的创业财政预算,设立政府主导或参与的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公司。通过市场化途径如众筹模式解决“双创”资金问题。政企合作、公私合作产权多元化方式组建创业投资公司;实施奖励措施引进东部专业化、规模化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公司;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完善考核机制,降低对政府控股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盈利要求;借助中阿合作契机,尝试发行中阿创业债券,实现金融助推“双创”战略。六是扶持一部分“双创”项目先动起来。对接国家战略,按照区市整体布局,对于符合银川长远发展的“双创”项目,通过股权方式优先扶持,让一部分“双创”项目先动起来,创造效益,树立标杆,带动人气,按步骤稳步实现全民“双创”,真抓实干,打造国家内陆“双创”新高地。(作者单位:中共银川市委党校)何伟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