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打造“世界独一无二”葡萄产区

27.07.2017  14:42

  7月初,在德国乌姆市举办的2017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评奖大赛上,来自25个国家的1094款酒参赛,红寺堡区3家酒企参赛的葡萄酒分别摘得金、银奖,再次向世界展现了红寺堡有机葡萄酒的实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优质葡萄酒涌入市场,与国内外大牌葡萄酒博弈,我们这次能够再次摘得国际大赛金、银奖,依靠的是品质。”红寺堡罗山酒庄总经理王玲告诉记者,近期该公司取得了葡萄酒出口许可,有望将红寺堡优质葡萄酒销往国际市场。

  近年来,红寺堡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按照“小酒庄、大产业”的思路,抢抓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建设机遇,围绕红寺堡葡萄酒文化城、柳泉和新庄集两个葡萄小镇的“一城两镇”葡萄产业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科技服务,强势推进葡萄产业发展。目前,红寺堡区已累计种植葡萄10.6万亩,注册葡萄酒企业42家,建成酒厂5家、酒庄12家,培育形成了千红裕、罗山等30多个葡萄酒品牌。44款葡萄酒先后在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得各类奖项53个。

  依托葡萄种植基地和酒庄酒窖,集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集聚产业正在红寺堡区形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使红寺堡成为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所产酿酒葡萄品质极佳。该区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同时,创新市场推广模式,加入中国葡萄酒协会联盟,与全国20家联盟成员抱团,打通了产地葡萄酒向主流销售市场的通道。

  该区把葡萄产业作为脱贫富民的支柱产业,创新“酒庄+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合同、解决就业,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方式,带动当地贫困户增产增收。10年来,葡萄种植户户均年收入4万元,亩均收入4000元,年解决农民就业8万人次。

  “红寺堡作为一个年轻的葡萄酒产区,在培育葡萄酒文化、拓展产业链条、创建葡萄酒品牌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红寺堡区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协会会长豆孝明说,红寺堡产区已得到全国及世界葡萄行业人士的普遍认同。今年6月,在第三届DSW(发现中国葡萄酒)中国精品葡萄酒挑战赛上,红寺堡产区被评定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优质、有机、荒漠’产区”。(记者 杨之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