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平凡岗位唱响青春之歌

04.05.2016  18:03

  在银川各个领域,青年才俊们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静静地努力,默默地付出,他们激励着更多的青年追求进步和光明,为美好银川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高维:“外柔內坚”的女训犬员

  训犬员一般都是男性,而在银川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安检排爆技术大队,有一名优秀的女训犬员,她就是高维,我区唯一的女训犬民警。

  2007年9月,警校毕业的高维被分配到银川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工作。工作报到的第一天,高维就主动要求进入警犬中队,立志做带犬女民警。

  零经验、零基础,初到警犬中队的高维为自己制定了三个月的训练计划。从“警犬技术”的基础学习到“炸药、火药常识”的辨别,再到“安检搜爆程序”的遵守,她都一丝不苟,努力赶上优秀的训犬员。在加强警犬基础科目的训练中,高维每天都要进行近10个小时的训练,有时还会被警犬咬伤。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银川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年终考核中,高维以科目全优的成绩从警犬中队脱颖而出,她带出的搜爆犬“尤妮”成为了搜爆安检任务的主力。2014年6月,银川火车站广场发现了可疑包裹,疑似爆炸装置。接到命令的高维带领着“尤妮”迅速前往现场。经过仔细排查,最终确定可疑包裹里没有爆炸装置。

  高维和她的“战友们”先后完成“广州亚运会”、“奥运火炬传递”、“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十大庆”等重大安检任务812次,搜出各类违禁品86种、360余个。

   邓丽娟:用亲情关爱每一名患者

  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有一名恪守医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生,她就是邓丽娟。2004年大学毕业后,邓丽娟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一直从事产科临床工作至今。

  产科是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的重点骨干科室,也是最忙的科室,大家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小时以上。“我们每天早晨查房了解病人后,要择期做手术,要兼顾产房,还要出门诊。”邓丽娟告诉记者,虽然到了下班期间,医生们还要检查危重病人,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七八点后才离开病房。

  无论多忙,邓丽娟始终坚持“对待患者,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的原则,对每一位病人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释病情,当遇到患者或家属不理解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每当看到危重患者得到治愈、母儿平安时,感觉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邓丽娟说。

  廉洁行医,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一次,一位产妇出现妊娠异常,自然分娩存在危险性,必须立即手术,家属怕手术有闪失,希望能得到特别关照,就到邓丽娟的办公室表明来意,并在桌子上放了一张大面额购物卡。邓丽娟立即退还了购物卡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母子平安是我们的责任。”后来,手术很成功,母子平安。其实,不少产妇及家属为了表示感谢,都会送来钱物,但都被她婉言拒绝。

  邓丽娟以对事业的热爱实践着她的人生信条。她告诉记者,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执着追求,为之奉献一生。

   吴建勋: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

  今年3月1日,灵武市迎来了新一年的春播,田间处处可见忙碌劳作的景象,在这忙碌的人群中,就有灵武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建勋的身影。2000年,23岁的吴建勋走上了工作岗位,虽然已工作16年,但他始终坚守在农技推广一线。

  2000年,灵武市开始推广水稻规范化旱育稀植技术,吴建勋就负责郝家桥镇崔渠口村的试点推广工作。“这个技术的作用就是为了降低稻苗插秧的密度,在降低种子成本的同时提高产量。”吴建勋告诉记者,在推广这个技术的时候,很多村民都觉得水稻种的太稀,会影响收成,不敢尝试。

  为了解决村民们的疑虑,吴建勋和同事们在崔渠口村搞起了示范田。在照料这些田地的时候,周围的村民们也时不时的过来,看看他的新技术是否有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0年9月秋收期间,吴建勋的试验田不仅比其他村民们每亩多打100公斤粮,种子使用量也缩减了不少。看到了效果,村民们也都开始纷纷向吴建勋请教学习怎样使用新技术。目前,灵武全市种植的水稻中,使用该项技术的已占到了80%。

  虽然取得明显成果,但吴建勋仍然没有停下农技推广的脚步。“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几年我们还在不断改良旱育稀植技术,并将工厂化大棚育秧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推动灵武农业发展。”吴建勋告诉记者,我所做的就是在田间地头,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

  记者  白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