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坚:拿着“放大镜”的安全员

28.04.2016  20:29
 

 

  秦志坚(右一)在与起重机操作员沟通工作。(记者 李靖 摄)

  认识秦志坚的人都深知他的工作特点,既“”又“”,这份“”已达到苛刻,这份“”也近乎吹毛求疵,头戴安全帽、身披工作服、手持笔记本,随着一声“同志们,我出发了。”滨河黄河大桥安全员秦志坚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当有人问他如何形容自己的工作时,他总是笑称自己是拿着“放大镜”的人。

  “项目施工前后需要经过几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零质量隐患,项目上有上百个岗位,每一名施工人员都不能懈怠,所以必须拿着‘放大镜’检查,严之又严、细无止境。”秦志坚这样解释。

  “搞安全工作不能待在办公室,得多去现场看看。所以看一个安全员工作好不好就看他走了多少路”。这是秦志坚对自己工作的总结。每天,他都要从办公室走到桥的另一边,往返近10公里,一天至少两次。

  “你们的安全帽呢?注意安全。”秦志坚提醒几个工人,工人朝他瞟了一眼,拿起身旁的安全帽戴上。“感觉我是这个工地上不受欢迎的人。看到其他部门的同事和工人有说有笑,我也很羡慕。”秦志坚告诉记者。“不过,这也是职责所在。”话峰一转,他笑着解释:“就算得罪人也得把工作做好,我得保证他们安全出门打工,安全回家。

  当建筑工人在桥下施工的时候,秦志坚可没少操心,无数次地来回行走,检查模板松紧,看看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保障设施,怕工人被桥上的施工物料砸到,看见桥沿有东西,就连忙清理干净。

  近两年的工作经验,让秦志坚养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一个工地安全工作管理得好不好,首先看员工的精神面貌,再看对场地清理能不能养成习惯,和工人聊聊天,就能听出他们对生产工地了解不了解,对设备操作流程熟知不熟知。

  就是有了像秦志坚一样的人,才能让大桥安全顺利完工,站在桥上,秦志坚说出了所有建设者的心声:“选择了这个工作就已经做好了长期吃苦的心理准备,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才不愧疚。”(记者 肖梦琪)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