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助力同阳新村菌菇产量翻番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张慕之)“我们现在每天的销量是1000公斤,刘教授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后,基本上我们的销量可以翻一番,每天能出菇2000公斤了!”11月28日,为了做好同阳新村食用菌基地的种植和科技服务,全面完成扶贫攻坚的项目建设,西夏区科技局联系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刘庆洪到同阳新村指导农户食用菌种植,同阳新村食用菌培育园的技术员曹龙听完刘庆洪教授的指导意见后,兴奋地说道。
在逐个菌棚认真查看,并详细了解技术人员相关情况后,刘庆洪一边指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一边回答他们所有的提问。在此之前,曹龙怎么也没有想到,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会前来园区为他们找问题,解难题。曹龙说:“我们的技术都是之前在彭阳的菌菇大棚里学的,但是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情况,就无从下手了。现在刘教授解答了这些问题,真是醍醐灌顶。”
“来以前,我没有想到你们的食用菌发展得这样好,不过你们一定要重视研发和技术,总是买菌种、买技术是不可行的。”刘庆洪对技术人员说道。
据介绍,为加快整村脱贫销号步伐,同阳新村食用菌培育园是今年西夏区结合同阳新村劳动力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经考察调研论证后,多方筹集资金而建,引进宁夏耀鸿投资置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运营+贫困户务工+村集体获利”模式,目前每天可出菇1吨左右,每吨售价在7000元~12000元。培育阶段过后,年产值将达2400万元,每年要给村集体分红100万元,提供就近就业岗位300余个。今后,还将鼓励村民利用空置房屋开展庭院生产,公司提供菌菇菌棒指导,并依托犀牛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发展以菌菇食品为卖点的休闲观光农家乐,使菌菇产业成为同阳新村移民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引擎。
今年,西夏区科技局还与西夏区扶贫办、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农校)联合为同阳新村食用菌基地投资50万元用于菌种制种,送去菌种猴头菇、灵芝20万包,并给蘑菇棚安装通风制冷系统,为生态移民同阳新村筹建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厂房结构、钢架布局、房内宽窄、大小、高低,室内温度、湿度,地面混泥土厚度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除外,组织同阳新村10名村民到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农校)进行培训,作为今后食用菌种植基地的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