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种认证产品让农民的钱袋更鼓

29.02.2016  11:59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市共有绿色食品认证47家,涉及134个产品、产量9.71万吨。44家企业的50个产品认证了有机农产品,总面积12.59万亩,总产量36648吨,其中16个企业的19个产品获有机认证,面积72114亩,产量16233吨;28个企业的31个产品获有机转换认证,面积53758亩,产量20415吨。 

  贺兰螺丝菜、张亮香瓜、丁北西芹和银川鲤鱼4个家喻户晓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和近年来14个“国家级金牌”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品牌,也进一步提升了银川“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价值、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去年我市农业总产值114.0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也由5年前的5496.37元上升到11148.2元。 

  品牌农业不但提升了农产品价值,还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截至2015年,全市20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资产达700亿元,销售收入300亿元,实现净利润30亿元。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691个,较上年增加35个,家庭农场达311个,较上年增加64个,组织上报国家级示范社10个、自治区级示范社17个、四星级(自治区级)家庭农场20个,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今后,银川市将按照“一区、三圈、五基地”进行布局,不断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在推进优质水稻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产业联合体经营模式,鼓励发展设施花卉、高档水果、供外蔬菜基地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快速形成“银川瓜菜”名片效应,进而形成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骨干、规模产业为龙身的农业产业化新型经营模式,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也让钱袋子更加鼓起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