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围城”,留给子孙一片净土

13.03.2017  13:02

我国多地不间断地遭遇严重雾霾侵袭,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比雾霾影响范围更广、更深远,危害更严重、更持久的‘垃圾围城’问题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全国两会期间,朱奕龙委员对此忧心忡忡。

朱奕龙说,“垃圾围城”是城市病,同时,“垃圾围村”的情况也不容忽视。据环保部2016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2.8亿吨,数量已超过城市。

而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令人忧虑:城市垃圾依然以填埋为主,农村还有部分地区处于没有环保基础设施的状态。“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现阶段的垃圾填埋处理手段,不仅侵占宝贵的土地,更会产生严重、持久的二次污染,贻害子孙。”朱奕龙说,近年来,江河水、饮用水源地被污染的报道屡见不鲜,“而比垃圾污染更严重的则是环保意识的淡漠。

朱奕龙说,垃圾处理一直是全球性难题,在长期探索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办法。“但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国民环保教育,走法治化道路,探索适应我国发展特点的垃圾处理循环发展模式,为子孙留一片净土。

朱奕龙建议积极推进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立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PPP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推行城市生活垃圾保洁、清运和处理模式向农村覆盖。

借鉴“减少垃圾总量,变垃圾为能源”的先进经验,建议环保部、科技部将垃圾处理技术科研,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加大垃圾处置科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处理新技术。

战胜垃圾对人类的侵蚀,需要打一场全民持久战。”为此,朱奕龙还建议,建立垃圾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和引进、垃圾科学处置鼓励奖励和制约、环保宣传教育“三个机制”。鼓励居民和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建立起居民自我约束、管理、治理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讲解读,让广大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确立生活垃圾资源“回收日”,引导居民不断强化垃圾分类意识。环保部门应牵头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环保企业等,建立环保理论研究机制,推进我国在环保重大理论、环保战略、环保实践问题上有新探索、新构想、新见地,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检查利通区水流产权确权工作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检查利通区水流产权确权工作 水利厅
沙坡头区多部门观摩学习水利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
 沙坡头区多部门观摩学习水利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水利厅
潘军部署指导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2019年改革发展
 潘军部署指导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2019年改革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