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做大民生遍撒“幸福红利” 抓大不放小
抓大不放小 城乡全统筹
阳光照进房间,温暖如春,郑桂敏老人一脸喜气。几天前,她全家5口人刚从30多平方米的棚户区小屋搬进大武口区沐春园69平方米的新居。她指着新居说:“地铺了,墙刷了,卫生间洁具装了,家具一搬就入住了。”和郑桂敏老人一样,1976户来自原煤机一、二厂棚户区的群众全部搬入新居。2014年,石嘴山市完成棚户区改造投资23亿元,共有7000多名住房困难群众住进新居。
2014年,石嘴山市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树立“越是困难,越要关注民生”的理念,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的77.5%投向了民生领域。投资6000多万元对18个老旧小区(片区)的26万平方米进行节能改造,12条城市街道的4万平方米人行步道焕然一新。同时,13家公立医院启动“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提高了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实施了区内异地就医购药即时网上结算。为130余家困难企业发放职工社保、岗位、培训补贴6000多万元。为2500户老年人家庭安装“一键式”呼叫器,为4.1万困难群众发放低保金9024万元。
李红是大武口区星海镇一名移民,去年,她在家门口开起了商店,爱人打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孩子就近入学。隆德移民文慧则在隆湖文化产业一条街开了一家书画装裱店,实现了自己创业的梦想。去年,石嘴山市完成移民职业技能培训1800人,扶持100多名移民实现自主创业,累计实现移民就业1.2万多人次。
与此同时,“班班通”信息化教学系统逐渐取代了传统课堂上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在城市、农村,学生同上一堂课已不是新鲜事。去年,石嘴山市投入1122万元,在大武口区和惠农区建设了标准统一的校园网络和“班班通”,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去年,石嘴山市在全区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被评为全国教育优先发展示范城市。
2014年,石嘴山市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投入资金12.9亿元;市级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达30.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7.5%。(记者 徐佳敏)
来源: 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