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信访量何以五年降六成

09.08.2015  13:06

  “近5年,石嘴山的信访量下降了60%,由2010年的11000多件下降到2014年的4033件。”说起数据,宁夏石嘴山市委书记彭友东流露出欣慰的神情,“社会问题解决好了,对解决经济问题会起到促进作用,石嘴山的探索证明了这一点。”

  基层公共服务、维权服务、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让石嘴山成为“中国幸福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社会工作部与两个“中心”

  作为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的工业城市,石嘴山有着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许多企业面临着停产、转产、转型。为了保证社会治理工作有专职部门落实,石嘴山在市县两级党委设立了社会工作部,与政法委合署办公,不增加编制、经费。

  石嘴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社会工作部部长刘建军告诉记者,社会工作着眼点在基层,基本职能是维护人民权益和服务基层群众。为此,石嘴山市在乡镇、街道建立了民生服务中心和综治服务中心,开设“全科门诊”:只要来人,全部受理,然后分门别类交给相关部门办理。为了方便群众,石嘴山以清单方式向社会公布“中心”的36项行政审批、19个公共服务事项以及6项维护权益、化解矛盾的职责。

  石嘴山市社会工作部专职副部长王斌荣表示,经过几年运作,该市的群众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网格化与“四民社区”

  为了前移服务端口,石嘴山市按城镇每500户居民、农村每个村民小组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网格员的工作要求很具体:对于老弱病残,每周都要入户走访,采集、上报各种信息,便于上级部门及时解决问题。

  为了让社区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石嘴山市明确了社区的6项自治职责、14项协助职责、4项监督职责,梳理、取消了大量不该由社区承担的项目。

  围绕老百姓切身问题,石嘴山建设了“四民社区”:“民安社区”——让辖区群众有安全保障;“民康社区”——提供必要的健身场所和必要的卫生服务;“民便社区”——构建便民服务圈,让居民在5分钟内就可以买到想买的东西;“民乐社区”——改善公共文化条件,让群众能够自娱自乐。

  记者走访老弱病残群众时看到,他们家里都安装了“一键通”,只需按动一个电话键,就会有人在最短时间内上门提供免费理发等各种贴心服务。

   调解委员会与社会和谐

  2012年8月27日,石嘴山市成立了“医调委”,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专门处理医疗纠纷。“医调委”主任刘建文告诉记者,“医调委”成立以来,共受理医患纠纷142件,患者要求赔偿的总金额达6212万元,实际赔付590万元,“医调委”调解成功率达88%,对调解、医疗鉴定不服而移送到法院的有9件,另有3件自动息诉,大大降低了司法成本。

  “医调委”只是一个例子。在已有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石嘴山市创造性地建立了交通、物业、环保、土地流转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石嘴山创新社会管理的成效如何?刘建军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全市90%以上的集体信访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87.5%的历史遗留信访积案被成功化解,2013年、2014年八类主要刑事案件连续下降15%,近3年基本没有增加信访积案。

(原文载于《光明日报》2015年8月6日第1版头条,作者:庄电一)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