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目标价格改革:及早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04.01.2016  11:57
        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最终要在粮食流通政策上做文章,比如目标价格改革。而应对目标价格改革,农民要未雨绸缪,及早在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在“”“”“”上下功夫。
        粮食好销不好销,品质很重要。调整种植结构应增加优质粮食种植面积。
        纵观市场上畅销的粮食品种,无一例外都是优质粮食品种。我国南方黄华占、中国香稻、丝苗米等国家一级稻米,东北生产的长粒香稻米、粳稻米等,即使在当今“三高”(粮食产量高、进口量高、库存量高)之下,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国产优质强筋、弱筋小麦,远远不够国内消费,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
        除了对粮食的内在品质要求外,消费者对粮食的种植方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运用传统方法,使用农家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所生产的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成为首选。
        当消费引导生产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生产者的农民就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引进、培育新品种,使劳动成果及时得到转化。
        对相对过剩的粮食品种的种植结构调整,方法很简单,就是减少过剩粮食的种植面积。
        从2012年开始,玉米取代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玉米种植面积之所以快速增长,就是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高强度刺激作用。
        2008年,国家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从当时每斤平均0.75元,逐渐提高到2014年每斤1.12元,7年时间提高了49.3%。
        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的大幅度提高,不仅大大高于国内市场价格,也远高于国外玉米市场价格。今年国家不得已将玉米临时收储价格调低至每斤1.00元后,市场价格应声大跌。不少种植玉米的农民本金不保,叫苦不迭。
        可以想见,如果国家一旦实行目标价格,没有政策性收购的保护,农民种植的粮食价格将会走低。
        那么,在粮食种植面积调整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农民种粮收入不断提高呢?笔者以为,要特别重视粮食生产的间作套种,提高土地产出率。
        在我国不少地区,间作套种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稻虾共养”“稻鱼共养”“稻鳖共养”“粮菌间作”“粮菜共生”等,不仅改善了地力,减少、甚至不使用化肥、农药,增加了有机肥,改善了生态环境。现有的生产实践证明,间作套种、共生共养等办法,既能生产优质粮,又能生产优质蔬菜、菌类、水产类产品,一亩地的收入是单纯种植粮食的数倍。
        看来,间作套种过去是,将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