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南京五大清真馆 哪家口味强

03.04.2015  18:27

  在南京,从太平南路沿着内秦淮河两岸一直到水西门一带一直是回族人聚居之地,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依据伊斯兰教义,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多禁忌,所以清真饭店区别于汉民饭店也应运而生,并且主要分布分在这一带。
 

  其实,在南京的清真馆子有很多,但是规模比较大、名气比较响的就这么五家:安乐园、李荣兴、绿柳居、奇芳阁、马祥兴。李荣兴和奇芳阁主营小吃,安乐园、绿柳居、马祥兴都是菜馆兼营小吃。大餐没什么机会吃,就介绍点他们的小吃吧。
 

   1、安乐园


 

  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南京清真安乐园菜馆始建于1920年,原名清真安乐园饭店,1954年更名清真安乐园菜馆,是南京颇负盛名的五大清真老字号之一。1961年在市政府的安排下,安乐园迁址莫愁路。2001年9月,因朝天宫南广场开发建设的需要,安乐园菜馆迁至王府大街现址。安乐园的清真小吃烹制技艺入选南京市非遗名录。
 

  汤包不是点单后现蒸,好在出锅的时间不长,不影响口感。皮子厚归厚,不过面粉质量好,吃起来有韧性有弹性光滑不粘牙,这样的厚皮子吃起来也不错嘛。汁水量中等,酱色较深,味道鲜甜浓郁,肉质紧实但弹性一般,葱姜量不算很多,牛肉味不浓。
 

  荠菜蒸饺,端上来就颇为失望,蒸饺边都没捏牢,个个开口,皮子虽然偏厚,好在有和汤包一样的好口感,看起来还算碧绿,但浓重的麻油味盖掉了荠菜的清香,偏甜的味道和蒸饺格格不入。
 

菜包麻油味重,姜味浓,青菜发黄。
 


 

   2.李记清真馆
 

  虽说李记不是李荣兴的招牌,但和李荣兴源出一脉,锅贴的水准更在李荣兴之上。
 

  百年老店,民国初年起家,曾经的南京早点四绝、五大清真馆之一,目前已是第3还是第4代传人了,文革期间消失,后来在凤凰西街重新开业,再后来又搬至南湖现在的位置。本来的招牌是南京早点四绝之一:牛肉汤和对开,却不知从何时起锅贴脱颖而出,成为南京的标志性小吃之一。
 

  环境就那样,人多的时候极为嘈杂,点单后自取,现蒸的汤包大喇叭叫号自取。皮子非常薄也比较软,夹起来的时候皮子因承受不住自身重量而被撕开。汁水量超多,酱色适中,味道相对较清淡,有麻油味,肉质偏软弹性一般,葱姜量稍多,牛肉味足。
 

  李记的锅贴一流,包子却是短板。包子皮僵硬死板,颜色发黄,口感粗糙。菜包馅咸而不甜,青菜黄而不绿。
 


 

   3、绿柳居
 

  绿柳居始创于1912年,店址位于如诗如画的秦淮河畔桃叶渡,垂柳依依,满目葱茏——“绿柳居”因此而得名。1963年迁至太平南路现址。
 

  很多人认为绿柳居是素菜馆,其实绿柳居是清真馆子,不过素菜荤做是他的一大特色。绿柳居的素食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楼的环境还可以,服务比安乐园和李记好一些,点单后发号牌,有服务员送到桌上,餐具、食物也相对精细一些。牛肉汤包点单后现蒸,个头最大,皮子厚薄适中。汁水量中等,酱色适中,味道浓郁度也居中,不过温度一降下来,汁水立马变成冻,这个水准比起李记差的太多,肉馅个头也很大,紧实有弹性,但是葱姜量超多,让人无法接受,牛肉味浓。


 

   4、奇芳阁
 

  奇芳阁始创于1917年,在当时的奇望街(今建康路)上承思寺附近,开设了“奇芳阁”清真茶社。后又买下了夫子庙贡院街口,当时誉为“龙灯头”的这块宝地另筹新店。为区别旧名,在字首上冠一“新”字,定名“新奇芳阁”清真茶社,于1920年农历五月初一正式开张。
 

  外形最为美观,个头相对较小,菜包青菜黄,无清香味,调味不适口,水准非常平庸,与秦淮八绝的盛名完全不相符。


 

   5、马祥兴
 

  马祥兴是南京著名的中华老字号,是全国现存清真菜馆中的“老寿星”,创建于1845年清道光年间,1927年迁址米行大街(今雨花路),1937年毁于日军大火,1939年在原址复建,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马祥兴遭到土匪抢劫,损失惨重,一蹶不振,1958年迁至中山北路鼓楼广场,2003年6月,鼓楼广场改造马祥兴消失,2006年4月23日,阔别三年的马祥兴在云南北路现址重新开业。经历过战火、dongluan,“马祥兴”关门歇业过,改过名字,易过主人,但不变的是清真菜的传统技艺一直薪火相传。四大名菜有"美人肝"、"松鼠鱼"、"凤尾虾"、"蛋烧麦"。
 

  虽然是老字号的清真馆子,自从鼓楼搬迁后重新开业,似乎评价就不太高,很多吃过四大名菜的人都说一般。我没吃过,不做评价。不过就牛肉馄饨,牛肉汤包,牛肉锅贴三样来看,确实和名气有点不相符,当然你可以说味道是个人各口味,但是馄饨不能是烂的皮都糊掉,汤包不能没汤,锅贴不能半凉的上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