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司法局“两类人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11.03.2017  15:06
倾情帮扶   严格教育管理
    2016年的一天,刑满释放人员刘某来盐池县城关司法所报到,工作人员把早已准备好的临时救助金递到他手中。刘某感动地说:“你们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帮助了我,我一定尽快找工作,绝不辜负你们的期望。”2014年盐池县司法局出台《盐池县刑满释放人员临时生活救助管理办法》,拿出资金对生活困难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临时生活救助。目前,已落实低保23户、争取廉租房18户、介绍就业35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17名人。这只是盐池县“两类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盐池县“两类人员”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12月底,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87名,刑满释放人员527名。为了防止“两类人员”再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盐池县司法局相继出台了《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手册》《社区服刑人员平时考核手册》《社区矫正工作联席制度》《社区矫正奖扣分制度》《社区矫正奖罚制度》《社区矫正分级管理制度》《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刑满释放人员临时生活救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指导具体工作,规范管理行为,增强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接受监督   积极整改是关键
    “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事,如果这两项工作干不好,其他工作干得再好也等于零。我们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增强教育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如果发生问题,我们绝不护短、不遮丑,要坚决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盐池县司法局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盐池县司法局主动邀请县检察院,对全县各乡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进行检查,开门接受检查监督,及时整改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时向检察院报告整改情况。对于“两类人员”的教育管理,盐池县司法局不仅借力打力,还出台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人员轻微违规违纪问责办法(试行)》,明确了将对违反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违反纪律作风和违反廉洁自律行为等17种情形进行问责,根据情节轻重、损害和影响程度等规定了责令公开道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通报批评、调整岗位、停职检查和建议免职等多种问责方式,强化问责结果的运用。
 
加强培训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6年10月,盐池县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人员培训班在盐池县司法局会议室举行,最后的闭卷考试让很多工作人员头上冒了冷汗,因为如果不能通过此次考试,他们将被调离现工作岗位,甚至无法再上岗。“司法所负责‘两类人员’的必须是专职人员,不得兼职,不得随便调整人员。如果调整,新调整的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由司法局下发调整人员文件才可以进行调整。”社区矫正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盐池县司法局积极联系上级业务部门和兄弟县区业务部门,组织司法所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培训,采取辅导员授课、座谈会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学经验、学方法、促能力。特别是今年以来,除了做好常规培训外,更加注重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专门组织了司法所所长、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人员闭卷考试,着重考察相关人员理论知识、相关系统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考代训”,努力提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创新方法   入矫第一课效果好
    2016年3月,盐池县司法局邀请法律援助中心律师闫林森参与社区矫正宣告,对新入矫的12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现场普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盐池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发现,不少社区服刑人员对法院判决存在误读,有的认为自己犯的罪是轻罪,法院量刑过重,自己“吃了亏”;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没有犯罪,不应该被判刑,没有罪犯身份意识。如果不扭转社区服刑人员这种错误认识,就很难从思想意识上让他们真正认罪服法,刑罚执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埋下重新违法犯罪的隐患。
    正是认识到律师参与社区矫正宣告的必要性,盐池县司法局将律师上好入矫第一堂法治课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了下来,并针对社区服刑人员较多的司法所,建立了律师月值班制度,即:每月安排一名律师到司法所给报到的社区服刑人员授课,通过学习教育,使其成为政策法规和行为规范上的明白人,扎实有效地规范社区服刑人员的行为。
 
“4+10”日常管理法见实效
    据统计,盐池县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低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这得益于盐池县司法局根据实践,总结推行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办法:“4+10”日常管理法。“4”就是接收矫正前必须完成“四项任务”:做好一次调查评估、进行一次矫正教育、发放一本《社区服刑人员手册》、配备一部社区矫正手机;“10”就是社区服刑人员收矫后确保抓好“十个环节”:每周电话汇报一次,每月书面汇报一次、集中学习一次、参加社区服务一次、个别谈话一次、保证人反馈意见一次、家访一次、思想动态分析一次、考核一次,每季度评议一次等,紧盯10个环节,落实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