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里的“摆渡人” 8年驾船行程,相当于绕赤道5圈

19.03.2015  12:08

樊锋(左二)正在向战士讲授驾驶船艇的注意事项。
  武警宁夏总队中卫市支队直属四中队战士樊锋坚守大漠戈壁8年,他每天驾驶船艇运送执勤官兵往返西气东输管道两侧的营区六七趟,两地相距虽然只有518米,但他8年驾驶船艇累计行程达21万多公里,累计节约维修费用10万余元,无安全事故,被支队连续5次评为“技术能手”。
   为让战友吃口热饭,苦练船艇驾驶技术
  武警宁夏总队中卫市支队直属四中队地处大漠戈壁,黄河流经这里将中队分为“一队两点”,中队部在黄河西岸,执勤点驻扎一个班在黄河东岸。
  2007年前,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吃饭都存在问题,只能将做好的饭通过船只跨过黄河送到对岸执勤点。但当时雇佣地方船艇和驾驶员,只能等中午别人吃完饭才能送饭,这样往往战士吃上饭要晚两个多小时,饭已凉透了。
  2007年,中队决定自购船只,自己培养船艇驾驶员。当时刚刚转为下士的樊锋自告奋勇当起中队第一任船艇驾驶员。万事开头难,当兵前甚至连船艇都没坐过,怎么办?除过上哨吃饭睡觉,他不是在码头捧着书本学理论,就是在船上学操作,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他总是缠着沙坡头景区船艇驾驶员学习技术,仅仅一个多月,他就熟练地掌握了船艇的驾驶技术。
  当有人问他,你这么拼命学,到底图什么?他说:“不为别的,只为我的兄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有更大的精力和更好的体力去守好管道。
   孤船遇险,智排故障
  据樊锋回忆,2008年,他和往常一样开船准备到中队部接人,但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他把船开到黄河中央的时候,发动机突然熄火,失去动力,只能顺着黄河漂流而下。
  当时,岸边的人都急坏了,沿着岸边跟着船艇漂流方向往下游跑,不知所措。被逼无奈的他突然间想到,既然船艇有电,发动机突然熄火,应该是油路的问题,于是他打开油箱仔细检查,果真是因油路堵塞无法供油造成的,他用嘴慢慢吹气,疏通了油路,而后顺利启动发动机,最后,船艇安全停靠到码头边。当时船艇已顺黄河漂流700多米,再往下漂极有可能撞到黄河大桥桥墩。
  事隔多年,回想起这段经历,他说:“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害怕能有什么用?解决问题、排除故障、把船开到码头,这才是最重要的。
  据测算,8年驾驶船艇累计行程21万多公里,距离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
   偷师学艺,终成维修能手
  樊锋说,在黄河里驾驶,船艇的故障率非常高,因为黄河水泥沙较多,发动机内容易卷入泥沙,导致卡壳罢工。在冬天,故障更是频繁,和方向盘相连的两根液压油管特别容易冻炸,导致方向难以掌控,“有一年冬天,我拉着6名战士走到黄河中间,液压油管突然冻炸,我们7个人最后用船上的木浆把这接近3吨重的大家伙划到岸边。
  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每次遇到故障,都能迎刃而解,大部分时间都是无奈地坐等专业维修人员的到来。“2011年3月的一天,船艇发动机发生故障,我怎么也捣鼓不好,就给兰州的机器厂家售后说明情况,对方让我把发动机拆下来发过去,我担心他们会将新的发动机调换,就跟中队请假,一个人抱着90多公斤的发动机去兰州维修。从那时候起,就坚定了好好学维修的想法。
  在随后的几年里,每次遇到船体故障有维修人员来检测维修时,樊锋都会凑上前打下手,偷着学。现在,队里购买了全套的船艇检测维修设备,他已经能独立使用并解决船艇发动机遇到的种种问题。他打趣地说,自己还有近2年就要退伍了,到时候希望能找个船艇售后维修的工作。
  采访结束时,樊锋笑着说:“8年了,已经和船艇有了感情,生活里没有它,总感觉少点什么……”(余柄光文/图)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