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吴忠:水韵灵秀促改革 发展路上见真章

07.06.2017  08:51

  提及吴忠市,一连串固有的定义早已将她的轮廓勾勒而出:居宁夏引黄灌区的精华之地;久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名,更具“水旱码头、天下大集”之声誉;是闻名全国的中华回族之乡,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区位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美丽吴忠。

  近几年,吴忠市立足自身优势,以结构调整为抓手,以民生幸福为己任,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民族团结等方面阔步前行,一个个分量十足的荣誉、一个个与时俱进的新称谓,重新定义着滨河回乡的崭新形象: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全国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首批试点;中国清真美食之乡、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中国甘草之乡、中国滩羊之乡……

  在备受肯定、满怀期待的目光中,吴忠一路昂扬,充满活力。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对吴忠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加快发展的五年。在吴忠市委书记沈左权看来,这五年,吴忠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全市的综合实力买上了新台阶。

  数据显示,2016年吴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4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74.4亿元,是五年前的1.7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41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4倍。

  更为可喜的是,今年一季度,吴忠市经济运行全面实现“开门红”,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位居全区第一;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位居全区第一。这“一升一降”体现了吴忠经济调控见成效,呈现出量质齐升态势。

   产业跨界融合成效凸显 “两轮驱动”催生发展动力

  曾经的吴忠,和许多城市的发展模式一样,产业结构倚重倚能,导致发展空间日渐缩小。调结构,稳增长既关乎长远,又迫在眉睫。过去五年,吴忠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推进三次产业跨界融合,实现了结构优化、质效提升。

  2014年8月30日,宁夏恒丰集团成立。该集团入驻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了40天,从动工建设到试生产仅用了120天,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恒丰速度”。 2015年11月4日,由宁夏恒丰集团投资建设的吴忠恒利年产500万套民族服饰项目正式开工。

纺织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作为2013年利通区重要的招商引资落地工业项目之一,恒丰纺织是利通区毛纺织园区最大的投资项目,它的建成对利通区乃至吴忠市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红寺堡区和福建晋江,一个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一个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闽宁协作把这两个远隔数千里的地方连接在了一起。近年来,依托红寺堡葡萄产业,两地农业产业合作也驶入了快车道。

  在晋江市繁华地段,一座标有“宁夏罗山”字样的葡萄酒庄格外显眼。企业负责人姚金凤是地道的晋江人,两年多以前,她通过当地政府接触到了宁夏红寺堡区的葡萄酒。经过考察,姚金凤最终选择了罗山产区五个葡萄酒品牌进行代理。

蓬勃发展的养殖业。

  吴忠市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重要产区,辖区内的青铜峡市西部、红寺堡区南部居于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长廊的“黄金地带”,具有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被誉为中国最佳酿酒葡萄种植区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吴忠市立足优势,积极培育扶持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积累,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吴忠市靓丽的“紫色名片”。目前,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21.1万亩,建成酒厂酒庄42家。葡萄酒产品先后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柏林国际葡萄酒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荣获金奖18个、银奖16个。

奶产业发展迅猛。

  五年来,吴忠市工业优势再造实现突破,初步形成以清真产业、现代纺织、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农业上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农业,打响“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品牌,优质粮食、草畜产业、酿酒葡萄规模居全区第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电商经济、生态旅游、临空经济、健康养老、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新业态蓬勃兴起。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改革的“两轮驱动”让吴忠市保持着充沛的发展动力。

小小苹果成富民产业。

  作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股民”,60岁的青铜峡市叶盛镇五星村村民郑玉山现在对种地的热情十足。合作社的成立,让入社农户除享受承包土地股份的保底一次收益分配外,还享受集体资产和合作社经营收入带来的二次浮动分红。同时,还设置了第三次普惠性收益分红,即:拿出村集体“三资”入股收益的90%,用于投资建设村级道路、渠道维护等村级公共设施,补贴群众生产机耕费、老年困难群众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群众和村干部看到了改革的希望、增强了发展的信心。

   生态立市实现全域推进 城乡建设进入全新时代

  2017年的初夏,无论是走访利通区、盐池、青铜峡,还是红寺堡、同心,我们最大的感触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植被越来越多,乡村越来越美,城市生机盎然。尤其是盐池、红寺堡、同心这样处在干旱带、沙化严重的地区,现在草原和绿树的覆盖率正在逐年上升。

  良好的生态是吴忠的靓丽名片,也是吴忠的最大优势。四通八达的城乡道路、风格迥异的城市广场、设施完备的滨河运动公园、悠闲自得的老老少少……每个来过吴忠的人,都不由得为吴忠天蓝、地绿、水净、居安宁的环境点赞。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从2013年起,吴忠就开始强力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全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的靓丽吴忠。这些努力,在一个个随之而来的荣誉上得到了印证: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城市、中国人居范例奖。随着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吴忠市成为全区唯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目前,吴忠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4.6%、35.7%和15.9平方米。移民迁出区封育管护面达100%。此外,母亲河的佑护与丰富的水资源,让吴忠焕发出别样的“水韵”,通过加强湿地保护和水系连通工程,初步形成“九水润吴忠”的生态城市格局,滨河生态水韵城市魅力日益显现。

  公路通,百业兴。在红寺堡区,四通八达的道路,彷佛一条条实现希望的桥梁。谁能想到,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车行无路、人走无道的亘古荒滩。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巷道纵横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驱车行进在红寺堡乡村马路上,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不时跃入眼帘。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村民李德荣喜滋滋地说:“现在咱这村子,到处都干净整洁,在这样的环境生活舒心。

 

  走进红寺堡,慈善大道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这条全长53公里的公路,全名是吴忠立弘慈善大道,一头连着引黄灌区精华之地利通区,一头接着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红寺堡区,修建过程中沿途削平108个山头,创造了百日立项审批、百日建成的“吴忠速度”。这条路让商机在曾经的“水旱码头”利通区和曾经百废待兴的红寺堡之间流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2017年,吴忠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继续围绕扶贫攻坚、整村推进、产业发展规划等需求,在有序推进2016年续建工程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重点结合孙家滩吴家沟村、石家窑村、赵家沟村、利原村、利同村等扶贫销号村以及农业设施园区梳理项目。

  目前,正在建设的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和银西铁路银川至吴忠段两个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在2018年建成银川经吴忠至中卫高铁,比原计划提前实现宁夏人民的“高铁梦”。

  高铁通,商机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吴忠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也不遗余力。2013年,吴忠市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城市,2017年1月份同其他16个城市一同被评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目前,吴忠市的光纤已覆盖全市5县(市、区)45个乡镇、100%的行政村。建成覆盖城乡的4G移动网络和有线光纤宽带网络,WIFI高速无线接入点设备超过800个,市核心网络带宽达到120G,县、乡网络带宽全部达到1000M、行政村网络带宽达到和超过100M。2016年12月,吴忠市被国家工信部和宽带联盟授予“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最佳实践奖。

   民生优先实现共建共享 民族团结和谐繁花似锦

  民生工程无小事,民生跟着民声走。五年来,吴忠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保持在8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70元、9880元,年均分别增长9.6%、10.8%,全面小康指标中人民生活小康实现程度由77.8%提高到86.2%。

  几年前,在盐池县花马池镇惠泽村,贫困户李义为了早日脱贫,决定做农机出租业务,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购买农机。后来,村上的互助资金社帮他解了围:通过村干部作保,李义加入农村互助资金社,并从互助资金社借到了1万元,同时互助资金社还为他担保了银行贷款,最终李义以无抵押,低利息的形式向银行贷款5万元,顺利添置了农机,如今他的农机出租业务越做越大,当年的借款也早已还清。

文化惠民结硕果。

  作为扶贫工作的创新,盐池县在全国首批开展互助资金试点,贫困户自愿入股加入。盐池县不仅打破了“60岁以后不能贷款”的硬框框,还撬动了金融、保险“双杠杆”。金融扶贫的“盐池模式”被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

  改善办学条件、争取贫困生资助叠加项目、持续扩大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项目、全面实现“3+9+3”免费教育、实现从小学到高中阶段营养早餐全覆盖……同心县精准施策,通过制订《同心县教育精准扶贫行动方案(2016-2020年)》《同心县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实施方案》等制度,明确全县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总框架”“时间表”和“路线图”,让全县适龄少年儿童有学可上、上得起学。

  谈起移民搬迁的感受,红寺堡区移民新村弘德村村民虎登双感慨万千:“当时搬家时,心里七上八下,但搬过来一看,心里的顾虑立马打消了,这里一马平川,路是干净平整的水泥路,水是清里透甜的自来水。”如今,他将家里的地全部流转给宁夏乾煌新能源有限公司,自己到县城务工,妻子在家门口的葡萄种植基地打工,一年下来,杂七杂八也能挣个两三万元。“这日子是越过越来劲儿了!”虎登双说。

  一桩桩、一件件,吴忠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五年来,吴忠市以民生大改善增进民族大团结。在这个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里,连续五年全市财政支出的70%、市本级财政支出的85%用于民生事业。制订各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政策措施,受益贫困人口22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8万。解决了4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其中60%是少数民族群众。围绕创建全国慈善城市,打造“黄河善谷”,加快弘德、立德、同德慈善产业园建设。加强少数民族群众疾病预防、控制、治疗工作,城市形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100%,穆斯林群众生殖健康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也给吴忠带来了荣誉。吴忠市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五个县(市、区)全部被授予示范县。

  来路,吴忠脚步铿锵,步步精彩,留下了一串串促发展、惠民生、聚民心的扎实足印。未来五年,新的篇章又待书写。 

  在沈左权书记的介绍中,未来五年吴忠发展的画卷清晰展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速略高于全区水平,生态环保、节能降耗指标要为自治区作贡献,人均GDP接近4万元,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实现与全区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黄河之畔,水韵吴忠,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清丽的风姿,更有务实稳健的发展态度。如同她每每展示给我们的惊喜一般,滨河回乡未来的发展,还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期待以外的美好。(宁夏新闻网记者 贺璐璐 杨洲 杨丽 胡俊 杨泠然/文 马建宁 葛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