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宁:新型工业与民营经济“两翼齐飞”

08.06.2017  06:52

  位于宁夏中部的中宁县堪称一块福地,作为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早在1995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作为联结宁夏南北与东西的枢纽,中宁亦得享区位优势之便,商贸物流四通八达;更为难得的是,中宁县在发展中始终牢牢把握创新、转型的主线,不仅主导产业发展快步提升,而且民营经济发展独辟蹊径,“两翼齐飞”的架构在宁夏的县域经济中表现颇为抢眼。

  梳理近5年中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绩,不难看出,这方土地上蕴含着相当惊人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潜力:

  2013年,中宁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宁现象”,引发区内外各大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2014年和2015年,中宁连续获评“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

  2016年,“中宁枸杞”以161.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榜第四位;天元锰业荣列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

  一项项殊荣、一个个亮点,赋予中宁县引人瞩目的魅力,也增强了记者的探究之心。

中宁县委书记赵建新接受宁夏新闻网记者专访。

  面对满怀好奇的记者,中宁县委书记赵建新并不感到意外:“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科学研判,精准发力,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逐年向好。中宁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 86.9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 134.5亿元,增长了1.5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1年的5.47亿元,提升至2016年的 10.2亿元,增长了1.9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141元和10356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57.5%和65.9%,年均分别增长9.5%和10.7%。可以说,过去的五年,中宁县在综合实力提升、城乡面貌改观、人民群众获得感三大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民营经济“中宁现象”广受关注 新型工业异军突起势头强劲

  中宁是宁夏民营经济发展最早、基础最好、活力最强、后劲最足的地区之一,素有“宁夏小温州”之美誉。这里先后诞生4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宁夏著名商标,“宁夏企业100强”中有6家企业出自此地。

  中宁县具有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之初,中宁人以爱拼敢赢、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率先利用闲房、闲资和闲置劳动力,率先抓住当时短缺经济带来的机遇,开饭店、贩枸杞、搞建筑、办工厂,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道路。

中宁县工业园区。

  近年来,中宁县充分挖掘开放包容的杞乡人文底蕴,通过完善硬件设施、营造“两优”环境筑巢引凤,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工业骨干企业加速成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和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中宁还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锰,西北重要的新型铝材加工和新能源生产基地。87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2016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63亿元,仅次于宁东化工能源基地,位列“自治区十大特色园区”的第二位……

  赵建新书记说,五年来,中宁的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县委、政府始终坚持“兴工强县”战略不动摇,以打造千亿元产值园区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工业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

中宁县光伏产业区。

  对于招商引资,赵建新书记感触颇多:“沿海客商千里迢迢来中宁发展,我们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热情服务好。”为了方便企业及时反映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赵建新书记将自己的电话对外公开。中宁县还对重点企业开展了保姆式政务服务,“前段时间,企业外围路面由于湿陷性黄土问题有些下陷,反映给包抓领导后,不到3天就作了修补。”中宁锦宁巨科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企管中心主任张宁说,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前期都能对企业热情服务,但像中宁这样持续多年跟踪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的确少见。

天元锰业60万吨电解金属锰生产车间外景。

  这种口口相传的招商引资“民间舆论场”,为中宁带来了良好的声誉,加速推动了许多项目在中宁的落地。通过“以商招商”“补链招商”,今飞集团年产500万件汽车轮毂、隆基公司1000兆瓦单晶硅棒等项目相继落户中宁。截止2016年底,全县在册民营企业达5199家、个体工商户14822户,民营经济在各类经济主体中的占比高达97.7%。

  近年来,中宁县在打造政策高地和服务高地上下了功夫,也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天元锰业荣列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49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09位、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5位;锦宁巨科、红宝实业等6家企业进入“宁夏企业100强”,今飞集团年产500万件汽车轮毂创造了“延长铝产业、激情干事业”的今飞速度,隆基硅、嘉盛、早康等公司成为上市企业,民营经济“中宁现象”备受关注,引发区内外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五年来,中宁县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优势资源、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向园区集聚,强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要素配置。截止2016年底,入园企业达到86家,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33.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5.8亿元,形成了铝镁合金深加工、金属锰及配套产业、化工建材、光伏光热发电、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其中电解金属锰产能80万吨、占据全球60%的份额、产值达90亿元,铝镁合金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6亿元,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732.3兆瓦,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锰、西北重要的新型铝材加工和新能源生产基地。

   枸杞全产业链实现同步升级 红宝品牌价值进入全国前列

  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

  枸杞是中宁的地域特征、优质资源、富民产业、文化品牌,也是中宁最富特色、最具内涵、最为靓丽的一张红色名片。

  五年来,“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致力提振枸杞产业,不遗余力扩基地调布局、强科技提品质、兴加工促转化、拓市场树品牌、推文化促融合,实现了从种苗繁育、标准生产、科技研发到质量追溯、品牌宣传、营销策略全产业链升级,成为中宁乃至宁夏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

枸杞种植基地。

  5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中宁县东南边的鸣沙镇小盐池滩,成片的枸杞树随风摇曳,郁郁葱葱。此时正是枸杞开花的季节,紫色的小花下面绿色的枸杞鲜果已经成型。这是宁夏源乡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核心项目——玺赞生态枸杞庄园,目前种植枸杞面积达到10000亩。

  “这里曾经是一片荒滩,方圆30公里内没有工厂,周边十几公里没有村镇,土地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水源水质呈弱碱性,非常适合枸杞生长。我们选择在这里种枸杞,就是想做纯正、安全、健康的生态原产地庄园枸杞。”宁夏源乡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东道出了他们选择这里的初衷。

  “在种植方式上,我们将传统古法农耕技艺与现代种植技术完美融合,育苗、种植、烘干、仓储、加工全在庄园完成,每个环节都体现生态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不用一滴除草剂,都是机械化除草”, 王学东说。记者在玺赞生态枸杞庄园10万药品级GMP枸杞精加工车间看到,经过清洗、烘干后的干果经过人工色选、分级、精拣后送入除尘间,在旋风除尘、静电毛发分离、金属探测后,进入紫外线杀菌环节。“在这一环节,枸杞干果不再与人产生接触,操作工人要穿着防尘服在电脑前进行设置,机器会完成智能包装”,车间主任安辉介绍说。

晾晒枸杞。

  正是这种绿色、环保、规范的生产流程,打造出了高品质的原产地枸杞产品。2016年3月,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评审,玺赞生态枸杞成为中国红枸杞行业第一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同年9月,玺赞枸杞以其生态绿色、庄园量产、环保节能等优势荣获中国农产品加工“金质产品奖”,成为全国枸杞行业和枸杞产品首个荣获此奖项的枸杞产品。今年5月15日,国家首批道地中药材中宁枸杞标准认证在宁夏中宁玺赞生态枸杞庄园举行,中宁玺赞生态枸杞庄园成为标准制定示范基地,中宁枸杞成为唯一入选的国家道地中药材标准认证的枸杞品种。

  五年来,中宁县大力实施枸杞基地升级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六个全覆盖”技术措施,全力抓好规模经营、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统防、生物农药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烘干等关键环节,逐步淘汰一家一户传统种植模式,建成公司化运营、规模化种植基地10.4万亩,占总面积的52%。推行小产区精细化管理,实行基地星级认定动态管理,全力抓好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有机枸杞认证试点暨GAP认证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等工作,使枸杞生产方式、技术标准、产品品质实现全面升级。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干果年产量达5万吨,占全区的38.5%和全国的25%,舟塔、源乡、杞泰、早康、大地、中杞、百瑞源7家枸杞基地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宁枸杞种植系统示范区”称号,为进军高端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十四届农交会宁夏中宁枸杞专场推介会。

  中宁县还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力促枸杞精深加工。投资13亿元建成中国枸杞加工城、中宁县新水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枸杞加工园区,先后引进陕西瑞碧集团、江苏御萃坊、长沙福玛特等多家企业在中宁投资建设枸杞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提升枸杞附加值。目前,全县枸杞深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1家,研发生产枸杞酒、芽茶、籽油、花蜜、糖肽等七大类4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宁枸杞产业综合产值从2011年的18亿元增至2016年的30亿元,增长了1.7倍。“中宁枸杞”以161.5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榜第四位。

枸杞拣选车间。

  赵建新书记表示,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也是中国枸杞核心产区和新品种选育、新科技研究推广开发区。今后,中宁将以“小枸杞、大健康”为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之路,在种植、加工、科研、文化、旅游等各方面与区内外加强交流、加深合作,着力打造面向市场和消费者的产业升级版,不断提升中宁枸杞核心品牌竞争力,为全国枸杞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中宁贡献。

   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同步受惠 民生工程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今年3月29日,随着宁夏中部干旱带西部供水中宁县喊叫水片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位于中宁县南部的喊叫水、徐套2个乡镇的3.5万人和25万亩农田将彻底告别饮水及灌溉难的历史。

  喊叫水乡、徐套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集干旱山区、革命老区、回族聚居区为一体的贫困地区,水一直是该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制约因素。当地年均降水量仅有230mm左右,而年均蒸发量却高达1300mm。

杞乡黄河体育中心。

  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中宁县采用PPP模式建设宁夏中部干旱带西部供水中宁县喊叫水片区工程。这项民生工程以固海扬水五干渠为水源,采用两级扬水——在桃山固海五干渠蓄水池旁新建取水一泵站,同时在徐套乡新庄子布设二泵站,泵站压力管道将生产生活用水输送至各片区调蓄水池,从而控制全灌区。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调蓄工程、配水工程、供电工程及通讯自动化系统建设等内容,计划于2018年年底前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有计划地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种植枸杞、硒砂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助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中宁县黄河大桥。

  五年来,中宁县累计投资73亿元改善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完成黄河公路大桥、石碱公铁立交桥、国道109中宁段拓宽改造等重点交通项目,路网密度由每平方公里38.5公里提高到56.7公里。县城“一城三区”“五纵十二横”道路网架基本形成,截止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7.8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30.6%上升至43.7%。中宁枸杞博物馆、杞乡黄河体育中心、中央大道景观绿化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以克论净”保洁机制进入常态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4%,城市绿地率达30.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达到288天,中宁县成功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

中宁县城。

  在民生工程方面,中宁县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先后投入140亿元用于改善民生,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级评估认定,适龄儿童、少年和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8.3%、90.3%,高考一次性二本上线率实现五连升。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低保救助、高龄老人补贴大幅提标,城乡居民医疗、养老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年均提高5%,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年均提高10%。脱贫攻坚全面推进,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生态移民任务,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82万人,其中2016年4912名建档立卡群众脱贫、2个行政村脱贫销号。

中宁县宽口井移民村。

  过去五年的创新发展,中宁取得了累累硕果,如同挂满枝头的“红宝”。新的历史时期,美丽杞乡将实现怎样的新愿景?

  赵建新书记说,2017年至2020年,是中宁创新发展、换道超车、转型追赶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中宁县委、政府将全面落实“1236”工作计划,全面打赢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脱贫攻坚“三场硬仗”,实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对于乐于奔行的人而言,出发便没有终点,只有一步一步挑战过去,不断刷新成绩,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在发展的路上,中宁县就如同一位执着的马拉松跑者,以工业崛起为动力,以创新精神为指引,以“红色梦想”为目标,不断书写发展赛道上新的篇章。(宁夏新闻网记者 贺璐璐 杨洲 王雪玲 胡俊/文 马建宁 葛龙/视频)

中宁县兴仁综合供水管理所挂牌成立
 中宁县兴仁综合供水管理所挂牌成立   水利厅
中宁玺赞通过新媒体向全国直播头茬枸杞采摘盛况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俊)“三月冬藏三月春”,宁夏新闻网
中宁县全域旅游蓄势启航
       中宁县鸣沙镇红柳沟西岸玺赞生态农业厅
陈晓燕:让枸杞走出去,让农户富起来
  “对发展枸杞产业来说,这又是一个大机遇。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