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重走红军长征路纪行

10.10.2016  15:35

第八回:威信重拾运动战 一兵未损渡大江

  丹桂村地主何本恩家四合院室内一景。中革军委在此作出巧渡金沙江的部署,现已开辟为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皎平渡。1935年5月,3万中央红军在此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 本组图片均南方日报记者 罗斌豪 摄

  四渡赤水期间,中央红军曾两入云南,并在川滇边境的皎平渡巧渡金沙江,成功跳出敌人包围圈。期间,在威信举行的扎西会议上,正式确立了以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领导集体,实现了组织领导和军事路线上的全面转折。

  转折完成于威信

  2016年8月6日下午,记者一行乘车行驶于云南省威信县高山河谷中的土石路上,一路颠簸不已,此行目的地是一个名叫“大河滩庄子上”的院子。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召开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同时作出了关于政治局常委中再进行分工的决定。作何决议,如何分工?因军情紧急,中央红军需马上撤离遵义,短短三天的遵义会议并未给出明确答案。

  一渡赤水后,中央红军挥师进入云南境内,于1935年2月5日至10日依次在威信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合称“扎西会议”,在会议上进一步贯彻遵义会议精神,表决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议系统概括了毛泽东有关运动战的正确军事思想;完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正式确立了新的中共中央领导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最终完成了中共中央组织领导和军事路线的全面转折。

  2月5日,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进驻威信水田寨花房子,也就是周恩来事后回忆的一个名叫“鸡鸣三省”的庄子:该庄地处川滇黔边境,村内家鸡一声长鸣,即可传至周边三省。当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举行了扎西系列会议中的第一次会议,会议正式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担任党的“总负责”,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博古改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要求留守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的红军坚持进行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游击战,成立以项英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苏区分会。决定在渡江不可能时,决心留川、滇边境进行战斗与创建新苏区。

  记者此行之目的地“大河滩庄子上”,正是当年扎西系列会议中第二次会议的举行地点。

  在河谷中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采访车停于一山丘下,“庄子上”即位于该山丘之上。“庄子上”是一座三合院,始建于1835年。在讲解员带领下,记者一行横跨一桥来到河对岸,沿着小丘上狭小的石阶小路爬了约莫5分钟,终于走近“庄子上”:该建筑有主房和东、西厢组成,竹木结构,灰瓦覆顶。在一片古朴建筑风格衬托下,主房门口上方“庄子上会议”几个红色大字很是醒目。

  2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进驻庄子上,在此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主要作出如下决定:一、中央红军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二、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敌变我变和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提出了红一方面军要发扬猛追猛打的作风,求得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争取战争的主动;立即脱离四川追敌,向滇境镇雄集中,并进行与滇敌作战的准备,以及争取在该集中地域休息和缩编。三、审议通过了由张闻天受遵义会议委托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

  2月9日至10日凌晨,中共中央又在威信县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了扎西系列会议中的最后一次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作出如下决定:一是中央红军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循原路反攻遵义,向敌军力量薄弱的黔北进击,杀了敌人一个回马枪。二是确定对中央红军进行精简缩编,干部层层下放,精简辎重、武器,加强部队机动性和连队战斗力。三是研究在云、贵、川三省地区创立革命根据地;划定区域,抽调干部和武装,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牵制敌军,策应和掩护红军主力回师东进。

  扎西会议后,中共中央进一步贯彻落实了遵义会议精神,正式形成了以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为主要负责人的新的领导集体,开始全面贯彻毛泽东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军事思想。之后,中央红军按照新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在四渡赤水过程中取得了一场场运动战胜利。

  寻甸部署渡江计

  四渡赤水完成第四渡后,中央红军成功将滇军调离金沙江畔后二入滇境,以日行100多公里的急行军速度奔袭金沙江。

  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行至云南寻甸鲁口哨后,向红军各部发布《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指出“由于两月来的机动,我野战军已取得向西的有利条件,一般追敌已在我侧后,但敌已集中70团以上兵力向我追击,在现在地区我已不便进行较大的作战机动;另一方面金沙江两岸空虚,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转入川西创立苏维埃根据地的根本方针,现在已有实现的可能了。因此,政治局决定,我野战军应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苏区根据地。

  4月30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进驻寻甸柯渡镇丹桂村并驻留两日,在此作了抢渡金沙江的具体部署:决定以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为渡江先遣总司令,并组成渡江临时指挥部,红军主力分3路抢占金沙江渡口:一军团抢占元谋龙街渡口,三军团抢占洪门渡口,干部团从中部直插禄劝皎平渡渡口,五军团殿后掩护。

  村如其名。8月7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丹桂村,正值丹桂盛开之际,村内弥漫着沁人心脾的丹桂花香,令人神清气爽。更使人倍感亲切的是丹桂村所在的柯渡镇为一回族聚居区,这使得来自宁夏的本报记者迫切想要在此找寻当年红军与回族群众相处的点滴历史痕迹,经过一番努力果然不负所望——

  在柯渡镇回辉村清真寺的外墙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条红色标语:“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经过80多年的岁月洗礼,字迹有些模糊不清。在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中,记者得以了解到这条标语的来龙去脉:柯渡镇系中央红军长征途经的第一个回族聚居区,以汉族为主体的红军官兵们对回民宗教生活习俗不甚了解,红军炊事员将之前打土豪所获火腿带至当地一清真寺内烹饪,引起当地回族群众不满。事情传到红军总部后,总部派代表火速赶到清真寺解释误会并表示歉意,并在寺内墙壁上写下 “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这条标语,回族群众顿时冰释前嫌,并以实际行动支持红军——短短两日,就有13名柯渡镇回族青年志愿报名参加红军,遂后与红军大部队一起踏上漫漫长征路。

  岁月流逝八十载,民族团结情不改。如今柯渡镇聚居的汉、回、彝、苗四民族间团结和睦,社会稳定。该镇形成了以板栗、烤烟、肉牛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布局,当地回族群众还利用自身生态优势与回民风情,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游,生意极为火爆,甚至远在82公里外的昆明市民都慕名而来品尝该镇独具特色的清真餐饮——

  昔日中央红军播撒的民族团结种子在今朝已开出了社会和谐之花,结出了经济繁荣之果。

  六艘小船渡大军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记者一行由南向北横跨屹立于金沙江两岸的皎平渡大桥,只见桥下湍急泛白浪花,两岸水击山崖怒吼,不觉间只花了10分钟便从此岸云南行至彼岸四川。

  1935年5月初,中央红军抵达金沙江畔的皎平渡时,天堑尚未变通途,唯一的通行方式只有木船摆渡。5月3日晚,化装成“中央军”的干部团二营五连长途奔袭皎平渡,俘获敌船一只渡江后歼灭对岸守敌。随后,整个干部团渡过金沙江。

  与此同时,红一、红三军团在分别抢占龙街渡和洪门渡后,发现渡船较少,大部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渡江,因此除留第十三团于洪门渡口渡江外,一、三军团主力全部向皎平渡集结,准备在此渡江。

  此时,四川军阀刘元瑭派遣两个团从会理县城直扑皎平渡,意图阻止红军主力渡江。干部团团长陈赓为保障红军渡江安全,马上命令干部团:“即刻出发,向北前进,占领通安州,以便扩大纵深,巩固渡口。

  两战两捷,干部团迫使刘元瑭部连夜退守会理县城。

  5月4日至5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随军委纵队陆续渡过金沙江后,在北岸渡口旁的一排山洞里指挥后续主力部队继续渡江。熟读三国的毛泽东明白,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称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正系红军主力要渡的金沙江,他告诉朱德:“想当年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3月从成都出发,5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泸水就是现在的金沙江,马岱过泸水的2000人,中水毒就死了1500人。真是历史的巧合。我们也是5月渡泸水,但是我们要做到不死一人一马,否则,我们怎样向历史作出交代呢!

  金沙江江宽水急,大有“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之势,难以架设浮桥渡江,红军唯一的渡江工具只有竭尽全力搜集到的6艘破烂小木船,大船可渡三十人,小船可渡十一人。此外,金沙江水流湍急,船只每小时只能往返三四次。

  载人有限,航行缓慢,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渡江,而且还要做到“不死一人一马”,谈何容易呢?

  其时担任渡江指挥部司令员的陈云在其所著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一书中透露红军顺利渡江的个中奥秘:

  “一切渡河部队均须听命于这个渡河司令部。各部队按到达江边之先后,依次渡河,不得争先恐后。并在到达江边前,沿途贴布渡河纪律。部队到江边时,必须停止,不能走近船旁。必须听号音前进。而且每一艘空船到渡口时,依船之能渡多少人,即令多少人到渡口沙滩上,预先指定先上那一只船。每船有号码。船内规定所载人数及担数,并标明座位次序。不得同时几人上船,只能一路纵队上船。

  此外,为了尽快完成渡江任务,红军采取“人休船不休”的轮班渡江办法,6艘小船昼夜载运红军渡江不休。

  凭借着周密组织安排,中央红军历时7昼夜,终于“不死一人一马”全员渡过金沙江,堪称中国军事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军事力量。

  跨过皎平渡大桥,记者一行从云南来到四川境内,在会理县通安镇中武山村村委会主任龙桂权的带领下找寻当年红军渡江所留的历史痕迹,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指挥中央红军渡江时所居江边岩洞,这批岩洞凿于金沙江北岸的悬崖底部,原为马帮宿营歇脚之所。走入毛泽东所居岩洞,逼仄幽黑甚至一度让记者有窒息感,与此同时深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筚路蓝缕的艰苦环境中,运筹于江边陋洞,决策于革命大计,从容指挥红军渡江。

  当年,共有37名船工参与渡江运送红军官兵,横跨金沙江两岸,囊括汉、彝、纳西等诸民族。在龙桂权带领下,记者一行寻访至摆渡人周启龙之子周庭荣在中武山村的家中。得知记者一行来意,现年81岁的周庭荣老人缓缓抽起长筒旱烟,在烟雾缭绕中讲述起自己先辈们帮助红军渡江的历历往事:

  “当时船小人多,敌人追得又紧,红军在渡江过程中用了‘人休船不休’的轮班法子,终于顺利渡过了金沙江。渡江时,我父亲他们每人每天都能拿到5块银元的工钱。红军渡江后不让追敌渡江,就毁了附近的所有船只。虽说渡船都归当地彝家领袖所有,但为了补偿船工们的误工损失,红军给我父亲他们又每人发了30多块银元……

  在老人带有浓重四川口音的讲述中,红军这支仁义之师的形象在记者脑海中一点点鲜活起来。尽管长征途中所经多数地区没有任何群众基础,但红军却能处处自觉保护贫苦群众利益,终于赢得了他们的衷心支持。对此,毛泽东在长征前所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有先见之明:“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1935年5月,在金沙江畔,37名普通船工用6艘小船帮助中央红军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圈。正如希腊神话中大力士安泰的雷霆万钧之力来自与其时刻接触的大地一样,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发现自身真正的力量源泉正是与之朝夕相处的广大群众,因此懂得主动关心群众疾苦,时刻以群众利益为先,终于从群众那里获了源源不断的鼎力支持,才得以克服长征途中的诸多艰难险阻,也为日后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记者 杜晓星)

  

  来源: 宁夏日报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