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亡时间频发 水域安全再敲警钟

12.07.2017  22:02

  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使得游泳消暑的人不断增多,7月10日、11日两天时间,永宁、贺兰接连发生3起溺亡事件,导致5人溺亡,水域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 

  5月30日晚上7点多钟,一名10岁的小男孩在艾依河边戏水不慎落水失踪,市消防支队宁安中队和两支民间救援队出动,在事发地进行搜索,41个小时后小男孩的尸体被打捞上来。7月10日中午1点多钟,四名男子在三沙源湖中嬉水时,两人落水,经过近10个小时的搜寻,两人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同一天下午5点多钟,两名20岁的年轻男子在永宁县望洪镇金马度假村向北500米的艾依河游泳失踪,被救援人员找到时,两人已溺亡。7月11日中午1点钟多钟,贺兰县一名45岁的男子到通山路清水湖游泳消暑,被湖里水草缠绕,最终溺亡。 

  艾依河和唐徕渠作为我市的两大水域,一进入夏季,不时能见到有人来此进行野游,而这两处水域也是溺亡事故高发的水域。唐徕渠水流湍急,渠壁光滑,倾斜度很高,下去之后很难有支撑点。而艾依河的情况更为复杂。市消防支队宁安中队指导员马新宇:“就拿咱们的艾依河来讲,河床底下有淤泥、水草、建筑垃圾、玻璃渣,情况非常复杂,再加上水面温度和水底温度温差比较大,下河以后比较容易导致抽筋,也容易发生淹亡事故” 

  采访中,曾多次参与艾依河救援打捞工作的志愿者王彪告诉记者,像这样水草丛生的水域,像他们这样水性还算不错的人来说,都不敢小视。“艾伊河溢流堰这个地方有个水沟有四米多深,往下面有水草的地方有两三米多深,我们都是踩在杂草上面,撑着船,用脚一点一点踩着排查的。” 

  学生们马上要放暑假了,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们要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到沟、渠、河、湖等无安全防护措施的野外水域玩耍,游泳爱好者也不要心存侥幸。 

  在正规游泳馆游泳时,下水前要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有哮喘、皮肤病、红眼病或者饮酒后,都不能下水。如果游泳时突然抽筋,一定不要慌张,控制呼吸,尽量大声呼救或者挥手示意。银川飞鱼青少年游泳俱乐部教练李昕阳介绍,游泳时遇到手臂抽筋,手臂向上做反关节外撑动作,腿部也一样。如果是会有游泳的人,还可以憋一口气,然后把气慢慢地吐出去,让身体慢慢沉到池底,双脚踩池底通过上升的力,把头抬起来,使得呼吸正常。 

  同时,李昕阳提醒,如果遇到有人溺水,一定不要盲目施救,可一边喊人,一边将手边的绳索或者竹竿扔给溺水者。如果水性非常好可下水救援的,要采取侧面托带或者背侧托带的姿势。

  记者      周晓彤  李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