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需要符合新风尚的仪式感

02.04.2018  09:58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又是一年清明至。

  身边不少人做好了祭扫的准备,对先人的“思时之敬”,在这个时节,格外厚重。“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也被称作踏青节,也有朋友计划好了一场踏春之行。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因此得名。不管是慎终追远,还是感受春光,清明节都是一个清新的节日。

  然而,每年此时,却不得不让人担心:街边会不会有随意烧纸钱,抛撒祭品的?墓园里,是不是还有庸俗粗糙的祭品,且烟雾缭绕?会不会还有侵扰山林、践踏草木、引燃山火的事件,造成安全问题?毕竟,这些显然与气清景明的环境、庄严肃穆的气氛,都是格格不入的。

  说起来,怎么做好清明祭扫,是一个老话题了。从节庆祭祀的角度看,这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生活节奏多快,我们都需要传统的浸润,需要充满仪式感地去传承文化、体悟历史。清明,就是这样一个时节。

  说到仪式,古有“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可以说,烧纸钱、放鞭炮,这些祭奠仪式,背后有千百年的传统,寄托着对先人的追思。说到底,最动人心的,是无以言说的凄切、追思之情。可在今天看来,一些不文明祭扫带来的污浊与浪费,反而冲淡和淹没了清明的本来之貌。更不消说那些充斥着炫耀攀比、封建迷信、庸俗不堪的陋习,哪里还有敬畏之心、敬重之诚?分明就是对传统的破坏。

  这正是年年清明都要呼吁文明祭扫的原因。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自觉自愿采用了清洁、环保的祭扫方式。比如,以敬献鲜花、栽种绿植代替燃烧纸品,以读写家书的方式传递哀思,以及网上祭扫……这些更契合当下文明风尚,又不失浓厚文化意蕴的清新方式,正逐渐被人们接纳。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形式变了、载体变了,内生于文化底蕴中的感情和追忆,并没有变。

  也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关注、不尊重传统习俗,不理解、不认同传统价值了,表现上,就是不热衷于参与“旧俗”了。其实,细细想来,如果是那些所谓的“习俗”不合时宜了呢?一种形式,不能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反过来引起不满和不适了,那么,它本身就销蚀了仪式感,担负不起传承的作用,甚至与时代要求相悖,其日渐式微也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说,传统节日的生命力,要在现代社会生根,必须适应现实的土壤。有媒体曾经策划制作了一个H5专题,网友可参观3D全景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亲手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描金,该专题上线不到24小个时,就有48万多人为碑文描金。可见,慎终追远需要更符合新风尚的仪式感。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唤醒传统节日,少不了仪式感,但需要革故鼎新,不断挖掘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并不被不合时宜的形式所累、不被“糟粕”的标签所埋没。如此,方能让文化传统历久弥新,活下去、传下去。

  张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