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五大领域助红寺堡精准脱贫

27.06.2016  22:19

  6月15日,清华大学学生部、水利系两名专家教授专程到吴忠市红寺堡区,实地考察梨花村高效节水项目蓄水池、及乌沙塘等3个水库后表示,将组织精英团队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蓄水池水量蒸发课题进行技术攻关。“红寺堡现有51座大小不等的蓄水池,总库容1373万平方米,年蒸发水量30%以上,该技术难题解决的话,会给红寺堡灌区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红寺堡相关负责人说。

  日前,红寺堡与清华大学盐碱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研究中心、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红寺堡镇兴旺村建立千亩盐碱地改造项目试验田,解决该区土地盐碱化问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家骝、邱耿钰等4名教授分别建立了红寺堡一中、移民文化人才基地4个人才智力帮扶支教点。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建立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红寺堡区教学站,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5年内将实施远程疑难病症会诊、建立医学临床技能实训基地、对特色重点专科建设等进行帮扶。今年以来,清华大学专家教授们纷至沓来,持续开展人才智力帮扶。

  今年,红寺堡区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理念,与清华大学签订 “1+5”人才智力合作帮扶项目,该校教育扶贫办、研究生工作部、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等28个部门、100多名专家教授、8名博士生组成的博士生服务团,30多名短期挂职的学生和支教人员将重点围绕产业、教育、医疗、文化、慈善等5大领域积极开展人才智力助推红寺堡精准脱贫。红寺堡建立了1个人才智力对口扶贫攻坚基地,通过把清华人才请进来、把本土人才送出去等“传、帮、带”形式,敦促本土人才尽快成长,成为助力精准脱贫的新引擎。

  目前,该区已引进专家学者团队2个、科研项目2个,建成人才合作基地和调研中心3个,培养5大领域专业技术人才300余名。(记者 杨之汀)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