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望几何 情深几许——全国人大关心支持宁夏发展纪实

10.03.2017  14:32

早春的阳光,铺洒在6.64万平方公里的宁夏,如同那些温暖的目光,寄望深深、关切殷殷,抚慰着这片深情的土地。

  宁夏,不沿边、不靠海,地域小、人口少,但她从不缺乏被爱的温暖。

  从涉及百万人口的生态移民到惠及110万人口的中南部城乡饮水工程,从引领未来发展的400万吨煤制油到宁夏人魂牵梦萦的高速铁路,从山村人家的上学难、看病贵到一家一户的脱贫攻坚……一桩桩,一件件,660多万宁夏回汉各族儿女的梦想渴望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殷殷深情和厚爱,在塞上大地激荡出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乐章。

   有一种目光如炬,始终注视着这片土地的成长

  镌刻在宁夏成长史册中,全国人大关注的目光从未稍离。

  自1958年自治区成立至今,近60年来,宁夏每一次的成长变化、每一次的阔步前行,都深深烙印着全国人大的关心与关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多次听取宁夏工作情况汇报、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对宁夏办理全国人大重点处理建议工作作出批示。

  李建国、王胜俊、陈昌智、严隽琪、沈跃跃、张平、向巴平措、张宝文、陈竺9位副委员长先后到宁视察指导工作。

  他们心系发展大计,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立法和执法检查力度,对宁夏“成长的烦恼”开方问诊、对症下药;他们坚持监督和调研,瞄准痛点和难点,强筋骨、补短板,助力发展不遗余力;他们情牵深山远村,足迹遍布沟壑平原,积极督办代表建议,回应百姓关切。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多次带队来到宁夏,督办代表建议、监督调研工作。在宁夏大地上,陈昌智深情地说:“我是宁夏人民选出的代表,帮助宁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责无旁贷,帮助宁夏群众发展生产、过上好日子责无旁贷。

  宁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数不多,每年向人代会所提建议数量占全国的比重也很小。但2005年以来,宁夏连续12年有17件建议被列入全国人大重点处理建议,其中,列入本届人大的就有6件,件件都是涉及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重大问题。

  “高密度”和“高中标率”的背后,是关怀,是鼓舞,是力量,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宁夏的殷殷深情。

  寄望几何,情深几许?答案在宁夏的每一片山水中,在宁夏的每一天成长里。

   有一种深情如许,始终关心着回汉各族儿女的期盼

  历史常常因毅然一跃开辟出全新的局面,也常常以精耕细作织就绚丽篇章。

  每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都会深入宁夏山川,他们为水而来,为路而来,为民生而来,为宁夏的未来而来。

  本届人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到宁夏开展立法调研7次、视察调研14次、代表建议督办8次,将3次全国性、区域性的会议安排在宁夏召开,通过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帮助宁夏解决了水、路等一批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有水似江南,无水泪也干。多少年来,喝上清澈甘甜的水,是宁夏中南部干旱带群众心心念念、却又遥不可及的梦。

  宁夏西海固,这里曾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时隔多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还记得第一次相见时“”的模样:极目四望是连绵的秃山,一条叫作沙石河的“”里,没有一滴水。揭开农户家里的水缸盖,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麦秆、羊粪,即使是这样的水,当地群众也要省了再省,用了再用。那一幕,深深灼伤了这位老人的心。

  宁夏发展的关键在水,希望在水,水的问题不解决,宁夏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在全国人大的关注下,《关于将宁夏作为全国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建议》《关于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建议》《关于恳请国家支持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的建议》《关于解决宁夏六盘山地区城乡人饮安全问题的建议》一系列“涉水”建议进入国家视野,被全国人大相继列为重点处理建议。

  做好宁夏的“水文章”、为宁夏百万群众“找水”“引水”,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宁夏的全国人大代表们共同关注的头号大事。

  2012年,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工程正式开工。历经4年建设,2016年10月8日,工程正式建成通水。一座座渡槽,一段段管道,长途跋涉,在焦渴的土地上愈伸愈长,逐渐幻变成一条 “巨龙”,横卧在苍天与大地之间,中南部110万群众喝上了干净水,世世代代喝苦咸水的经历被“”进历史。

  与“”建议一同被提上议事日程的还有“”。

  中国大陆没有开通高速铁路的省区只有两个,宁夏便是其中之一。

  宁夏梦,最梦是高铁。等高铁、盼高铁,成了宁夏人念念不忘的心结:“其他省区都坐着高铁奔小康了,我们还是绿皮火车在后面追,咋能追得上!

  2010年,宁夏代表团开启了高铁追梦之旅——《关于加快宁夏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建设宁夏高速铁路的建议》《关于新建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的建议》相继被列为全国人大重点督办建议。

  牵挂一旦在心头凝结,关爱总会第一时间抵达。

  2015年12月28日,“十三五”开局的钟声即将敲响,银西高铁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破土动工。

  又一个梦想落地成诗行。

  银川和西安,两个相隔600多公里的城市,铁路运行时间将由14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双城”穿梭,宁夏人朝发夕归。

  而这,只是宁夏人高铁梦的“始发站”。未来,中卫到兰州高铁、包头到银川高铁、太中银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将支撑起宁夏高铁建设的全新矩阵,从银川出发,到兰州2个小时,到成都、重庆、北京5个小时,到上海7个小时,到广州10个小时……

  “速度的提升就是距离的缩短,距离的缩短就是差距的缩小,在全国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宁夏人一定能够跟上这个时代的高铁速度,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见证宁夏高铁从零起步的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八五说。

   有一种力量如山,始终推动着宁夏前行发展

  时光荏苒,又是一个春天。

  让我们停下脚步,试着将全国人大关注的焦点与宁夏发展的脉动、与百姓的期盼做一个连线,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件被给予重点关注、重点督办的建议,都对应着彼时宁夏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春寒料峭,西吉县兴隆镇兴隆村单维德老汉家里,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喝酒吃肉,再沏上一壶热气腾腾的大叶茶,悠悠茶香,沁人心脾。以前,兴隆村村民们也爱喝茶水,但那只是为了掩住水的苦涩。

  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对宁夏的深情厚谊。2016年仲秋,81岁的盛华仁第11次踏上宁夏的土地,考察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沿着中庄水库的大坝,盛华仁面带喜悦,缓缓而行。他说:“几千年来,把泾河水引到干旱缺水的山区,是我们祖先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并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年春节,走上央视的西吉县龙王坝村“农民新春联欢会”,刷爆了宁夏人的朋友圈。村民焦建鹏在龙王坝村成立了龙泉湾山庄,将以前流转来发展林下经济的3200亩地,改造成山庄,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昔日贫困落后,今朝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龙王坝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全国人大对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矢志不渝的深情厚爱。

  六盘山区以移民搬迁为重点,不断拓展贫困群众发展空间;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清水河城镇产业带为龙头,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以生态保护为红线,统筹推进扶贫开发。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敢叫日月换新天,实现了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显著变化——2016年,宁夏脱贫难度最大的固原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4.2元,同比增长10.2%,10万人口摘掉了穷帽子。

  ……

  民心如海,汇细流而成汪洋;民利如山,积碎土而成巍峨。全国人大细微之处的关怀与回应,是人间最动人的春色!(记者 李东梅 马晓芳 尚陵彬)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检查利通区水流产权确权工作
 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检查利通区水流产权确权工作 水利厅
沙坡头区多部门观摩学习水利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
 沙坡头区多部门观摩学习水利改革、现代化生态灌区建水利厅
潘军部署指导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2019年改革发展
 潘军部署指导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2019年改革水利厅
银川市水务局聚焦“水环境”问题 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改
 银川市水务局聚焦“水环境”问题 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水利厅
惠农区:扎实开展农业项目建设 助力扶贫攻坚
 惠农区:扎实开展农业项目建设 助力扶贫攻坚 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