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县:牛产业让百姓过上“牛日子”

23.10.2020  15:12

  “老马,1公斤35.5元出吧?

  “今年成本大了,36.5元出。

  “那36元吧。

  “能成。

  10月20日,经过三言两语的交流,海原县高崖乡红古村万头肉牛养殖园区的马仲江,便与本村养牛户老马达成了13头活牛总价30.8万元的收购交易,并于当天全额支付了牛款。马仲江是老马的老主顾,去年收购了他的17头肉牛。

  如今在海原县,无论北部川区还是南部山区,这样的交易一天比一天多。

  因为妻子患胃病、严重腰肌劳损,女儿患癫痫病,几年前,马仲江还是个一贫如洗的建档立卡户。随着海原县牛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在政府的养殖补贴、贷款政策等帮扶下,马仲江开始养殖肉牛,几年间从一开始的两三头发展到70头,带动当地建档立卡户提高收入。他还开起了牛肉店,收购、屠宰并销售肉牛,年销售350多头,收入30余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

  肉牛产业在海原县有雄厚基础。近年来,该县深入挖掘肉牛养殖的传统产业优势,把以高端肉牛为主的草畜产业排在全县产业发展的首位。华润以“基础母牛银行赊销方式把母牛投放给建档立卡户,每头价值1万元左右的基础母牛,华润提供6000元赊销款,政府提供2000元帮扶资金,贫困户只需自筹2000元左右就牵回1头优质基础母牛。饲养母牛1年后即可产犊,华润对所产的公犊牛进行回购,抵顶农户每头6000元的赊销款,回购的犊牛进行集中育肥后统一销售。依托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海原县累计完成基础母牛赊销32962头,其中向12789户建档立卡户赊销32342头,户均养殖3头以上。新建规模牛场100个,全县规模牛场、肉牛养殖合作社、家庭牛场累计达到158家,肉牛养殖示范村57个,其中千头以上养牛示范村10个,万头养牛乡镇4个。全县肉牛饲养量从“十二五”末的18.35万头增加到如今的27.8万头。经测算,村民养殖1头基础母牛1年的收益在3000元以上,比传统养殖的收益高出2000元以上。

  为推动肉牛产业健康发展,该县建设“6+1”体系,组建高端肉牛研究院、牛产业集团,成立乡镇牛产业工作站、村级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华润五丰6万头肉牛全产业链精深加工项目,一期屠宰线已投产。注册了海原五丰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并启动红白脏器、心脏瓣膜等牛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全面招商,老城区屠宰厂已于9月底投产。举办高端肉牛大赛、农业综合项目洽谈会等,签约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建设、“五香居”卤味熟食加工等9个项目,签约资金达5.8亿元。设立肉牛产业担保基金,与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签订3年授信30亿元牛产业发展协议,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海原县残疾贫困人口多、发展能力弱,主要靠政府救济生活,是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对此,该县大力推行助残助弱“托管代养”产业脱贫模式。筹集资金450万元,为150户病残特殊困难农户按照县财政、农户、企业2:2:6的比例,由华润基地“托管代养”西门塔尔基础母牛450头,每户3头。让特殊困难群众既运用了银行贴息贷款,又享受了政府补贴,增加了分红收益。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补贴,减轻了企业融资压力,降低了养殖风险和成本,壮大了养殖规模,实现了“政府四两拨千斤、企业融资无风险、群众增收无压力”的“三赢”效益。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如今的海原县,高端肉牛养殖正加快发展,群众参与热情不断提高,一个以肉牛养殖为核心的脱贫致富产业链已经形成,正一步一个台阶进军全产业链。(记者 王文革)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