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泾河巨龙翻山越岭——来自宁夏中南部饮水工程的系列报道

01.08.2015  11:24

看泾河巨龙翻山越岭
——来自宁夏中南部饮水工程的系列报道(中)

隧道施工是中南部饮水安全工程的最大难点。

  泾河的龙潭水库,也就是传说中泾河龙族兴风作浪的老龙潭,是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的起点,《西游记》里魏征梦中斩泾河龙王和柳毅传书的故事,说的就是这里。

  这泾河水千百年来从宁夏泾源县经甘肃平凉至陕西,似一条巨龙奔腾近千里汇入渭河。

  如今,泾河龙有了新的使命,它每天要带着10.9万立方米(全年3980万立方米)的水,翻山越岭1296公里,润泽宁夏中南部。

  这个桀骜不驯的家伙,稍一任性就会闹出事来。

  早早缚住泾河龙,让它从局部通水的那一刻,就“讲纪律、守规矩”,严格按着指令前行,是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的百年大计。

   (一)

  缚住泾河龙,逢山要打隧洞,遇沟谷平川便铺架管道。奔腾一阵就要让它蓄蓄力量,那就得建几个水库。

  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沿线布置各类建筑物190座,新建中庄水库、秦家沟水库,加固改造龙潭水库,新建加压泵站3座。

  为确保工程2015年年底按期建成通水发挥效益,2012年,龙潭水库、中庄水库、胭脂川隧洞和大湾隧洞4个控制性工程先期开工。

  “老李,回来了?啥时候县城通水呢?”

  “老李,咋还没通水啊?”

  “老李,通水的事,多操点心啊!”

  老李名叫李昌盛,生于西吉,是宁夏水务投资集团副总经理,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的总指挥。

  2013年10月西吉县城供水工程通水之前,他每次回家探亲,乡亲们总会跟前跟后地问县城通水的事。

  “不早日通水,我愧对父老乡亲。”李昌盛说。他让人把“成四十年渴盼,圆百万人梦想”十二个大字挂在工地上。

  工程通过招投标,选择了黄委设计院、宁夏水院、二滩国际监理、湖南监理、宁工局、中铁十六局等一批全国有实力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与工程建设。来自全国二十多支施工队伍的数千名水利建设者,日夜奋战在各个工地上,为早日实现宁夏中南部110.8万群众的“通水之梦”,披星戴月,泥浆裹身。

  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龙潭水库加固改造工程。2013年农历除夕晚上,十多名参建人员汇聚项目部,听项目经理安排正月初一的工程任务。钻工徐龙说:“我是第一次来宁夏,我们干的是源头工程,春节不回家没关系,不能拖了整个工程建设的后腿。”

  同一天下午,在中铁隧道局承建的胭脂川隧道施工现场,项目部负责人带班指挥,开钻放炮。

   (二)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输水隧洞共12条,总长36.5公里,隧洞设计断面仅为2.45米×2.3米,这在宁夏水利建设史上尚属首次,在全国长距离输水工程中亦属罕见。工程全线地质为Ⅸ类和Ⅹ类软岩,要穿过多处断裂破碎带,地下水多,施工中难题层出不穷。

  工程单洞最长的是大湾隧洞,施工到300米时,施工人员遭遇大渗水,用水泵连续抽水五六个小时后方才继续施工。

  施工到500米时,遭遇岩石断层,稀泥从断层处喷涌而出,机械陷入泥浆中。施工人员奋战20多个小时才用倒链把机械抢救出来,随即清除淤泥,又运来大石块填进断层实施硬化封闭,打锚杆稳定围岩,开挖工程得以继续。

  更棘手的是,围岩破碎带屡屡不期而至,松动的大小岩石不断下落。正常情况下钻孔、装药、爆破、拉渣的一个循环进尺是2至2.5米,但在围岩破碎带只能减少到0.5米,2米的进度需要施工12个小时,施工人员手和胳膊被掉落的碎石划破是家常便饭。

  2015年3月12日,白家村隧洞进口掌子面开挖施工至1339米处,突然涌出大量的水和破碎渣石,不到两小时洞内水深达1.5米,扒渣机等设备被淹,涌水量最大时达到每小时580立方米。设计、监理、施工三方共同研究制定了强排水、强支护、喷混凝土结合注浆填充空腔、加强小导管支护的施工方案,奋战18天,终于使隧洞施工恢复正常。

  针对小断面隧洞软岩特性,宁夏水务投资集团引进先进的“浅埋暗挖”、地质预探等技术措施,克服了多种复杂地质情况,施工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

  多年来,宁夏通过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生态移民等工程,有效保护和涵养了六盘山东麓泾河水系的水土资源。

  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施工,必须确保自治区苦心经营的生态建设成果不受破坏。

  自治区水利部门按照“先保证生态用水、再适度引水”的原则,将14个截引点优化为7个,设计建设过鱼通道保护高原鳅等鱼类,力求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兼顾。

  2013年6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河水源保护区条例》开始实施,为解决宁夏南部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立法保障。

  宁夏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泾河引水是解决中南部地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有效途径,将泾河水、扬黄水和当地库井水联合调度运用,从量和质上提高清水河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可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看,泾河巨龙正奔腾而来!(记者 马文锋 丁建峰 文/图)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