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大数据”背后的宁夏成长

31.01.2019  19:23

换个角度看两会系列报道之四

  连日来,宁夏人大代表在审议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被法检两院工作报告附件里的各种柱状图、饼状图吸引。这是近年来法检两院纸质报告里的“常规动作”,但也是代表们拿到工作报告后先要翻来看看的“小期待”。因为,“高矮胖瘦、各美其美”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公平正义,努力奔跑、想要给老百姓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宁夏。

  细细品味,每一个数据都是鲜活的经历、耐读的成长。

  人均结案217件

  2018年,全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4.1万件,审(执)结21.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6.5%和20.1%;自治区高院受理3642件,结案3418件,同比分别上升25.8%和30.8%。

  从这两组呈两位数增长的数据可以看出,老百姓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日渐成为处理矛盾纠纷的主导思维,那个曾经动不动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的宁夏已经渐行渐远。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法治中国无处不在的烙印,也是法治中国始终不变的底色。2018年,全区法院和各级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要,跋山涉水不停步。

  全区法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受理涉黑涉恶案件31件,各级检察机关组建捕诉一体的扫黑除恶办案团队43个,集中优势力量攻坚,打出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声威。

  全区法院审结公安部挂牌督办的“12·15”特大电信诈骗案及李某等12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4.3亿元案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45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9亿元,为农民工追回“血汗钱”5891万元;适用简易程序、刑事速裁程序处理纠纷95359件,适用率76.2%;共受理执行案件81788件,执结69973件,执行到位金额84.9亿元,“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实质性突破,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5家基本解决执行难样板法院之一。这些温暖人心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一个令人起敬的数字——全区法官人均结案217件!

  过去一年,全区各级法院用实干、创新和法官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的满意和法治宁夏的成长。

  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减少3.9天

  2018年全区法院审结案件效果图显示,一审后当事人服判的案件90.8%,一审、二审裁判生效后当事人服判的案件98.6%,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减少3.9天。

  效率和质量的源泉,来自于全面深化司法改革。

  去年,全区法院持续加大司法公开,建立案件全流程发布机制,向当事人公开案件信息16.4万件,发布裁判文书11.8万篇,网络直播庭审8087件,累积浏览量达到733万人次,使公开审判成为“法治公开课”,让司法公正经得起网民“围观”。银川市兴庆区法院裁判文书上网数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召开新闻发布会9次,运用微博微信等发布信息3835条,司法宣传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明显提升。

  各级检察机关聚焦重点环节深化改革,入额院领导带头办案实现常态化,全区各级检察院70.4%的院领导兼任法治副校长。

  司法体制改革,改的是体制机制,破的是利益藩篱,凝聚的是人民对公正的信心、对法治的信仰。让群众见证司法、参与司法、信赖司法,真切感受到司法的便捷与高效,是宁夏法检两院2019年共同的目标。(记者 马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