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空气污染还我洁净蓝天

29.02.2016  11:34

  面对市民百姓对于更多蓝天的期盼,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防治大气污染,治理PM2.5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地方两会密集召开,空气治理成为关注的焦点。截至2016年1月底,已经启幕的30个省区市两会上,所有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涉及大气污染防治内容,多地对“天更蓝”作出承诺。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打造“碧水蓝天明媚银川”的城市品牌,银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银川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暂行规定》、《银川市2016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银川市环境保护网格化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从责任落实、监督考核、企业治污、公众参与等各个环节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范。

  2月25日,银川市环境治理誓师大会举行,打响了2016年环境治理大会战,向环境综合治理发出“冲锋号”。从即日起,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始实施燃煤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城市扬尘污染防控工程、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程、工业废气深度治理工程、机动车排气治理工程、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等环境综合治理“八大工程”,努力使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百日见成效。通过环境治理大会战,我市今年的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75%以上,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7.8%。在此,我们亟须学习其他省份及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期能为提高银川的空气质量、保卫“银川蓝”提供借鉴。 高峰

   北京

  引风除霾!将构建5条通风廊道

  北京计划建设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10多条宽度达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形成一套完整的通风廊道网络系统。

  通风廊道被视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吹散雾霾的方法之一。在5条宽度500米以上被定位为“一级”的通风廊道中,一条廊道为改善西北部通风环境,一条廊道为改善西部通风环境,一条廊道为中心城区沿中轴线地区输送新风,两条廊道为改善中心城东部地区通风环境。除了纵向的一级廊道,北京市还将有十余条80米宽的二级廊道,未来还有可能建设三级通风廊道,并且由此形成整个通风“”。

  至202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市级绿道系统,形成中心城区绿道网的骨架,绿道主线长度达350公里。包括历史文化精华绿道、城市公园绿道等4类市级绿道。

   上海

      制造雾霾需交费

  2015年12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环保局制定了《上海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实施办法》,上海开始试点启动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污收费。排污收费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收费标准。

  据上海市环保局介绍,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标准分三步逐步提高到治理成本水平。自2015年10月1日起(第一阶段)收费标准为10元/千克,自2016年7月1日起(第二阶段)收费标准为15元/千克,自2017年1月1日起(第三阶段)收费标准为20元/千克。同时,对按上海工业VOCs治理方案要求完成废气治理的,排放浓度低于或等于排放限值的50%,且当年未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的,按收费标准的50%计收排污费;对于未按方案要求完成废气治理的,或废气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或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等环境污染行为的,按收费标准的2倍计收排污费。

   陕西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

  2016年,陕西省要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扩大天然气消费总量。多地提及以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环境执法等方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

  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扩大全省天然气消费总量,提高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应用比重。推广绿色建筑,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支持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分别削减1.5%、1.5%、1.5%和2%。

  2016年,湖北将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实施蓝天行动计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城市“灰霾”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山东   

  强力推行清洁燃烧

  2016年,山东省将强力推行清洁燃烧等治霾措施。加强区域协作、联防联控,推进污染防治一体化。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时段限值,对不达标企业依法实施限产停产治理。

  推动工业绿动力计划,抓好燃煤电厂、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广煤炭高效利用技术,探索多种清洁燃煤实用办法,减少散烧煤总量。强化成品油全过程监管。

   湖北

  每立方米超标1微克罚30万

  2015年底,湖北祭出治霾狠招,出台《湖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每立方米超标1微克按照30万元的系数进行补偿。从此,湖北空气质量“有价”,各地市州谁改善谁受益、谁超标谁付费。这也是国内继山东省以后,第二个对空气质量进行生态补偿的省份。

   辽宁

  9大重点工程保卫蓝天

  2016年,辽宁省将重点抓好高效一体化供热、推进煤改电和气化辽宁、清洁能源推广、燃煤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城市全覆盖、绿色交通、秸秆焚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工业提标改造、实施监测预警等9大重点工程。以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为重点,淘汰建成区内全部老旧低效锅炉,严控新建燃煤锅炉。全省车用汽柴油提标使用国五标准,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怠政失职一票否决

  2016年,河南省将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怠政失职。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探索建立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引入第三方治理。

   英国

  收天价进城费改善公交系统

  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费和停车费,用来改善伦敦的公交系统。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的3倍。英国的治理污染经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欧洲国家的态度。比如自行车取代汽车出行,这在荷兰、丹麦等国,也都得到了倡导与落实。

   日本

  城市绿化控制汽车

  日本治污的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绿化,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东京的绿化很少种草,而是种树,不但要绿化面积,还追求绿化体积。另一个手段是控制汽车。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新法规实施的第一天,交警在东京内外的主要路口全面检查,让每个司机发动引擎,然后用白毛巾堵在尾气排放口,如果发现白毛巾变黑,则这辆车不许进入东京。如今,日本汽车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都是使用天然气。这些努力使得整个东京天青云白,视野也很好。

   菲律宾

  发动“人民战争

  由于城市人口众多,管理混乱,官方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和人力对汽车尾气排放量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情况下,政府被迫搞起了“人民战争”。

  他们一方面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汽车尾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另一方面开通了短信平台,号召广大手机一族的年轻人,通过手机短信,检举揭发那些排放超标的车辆。一旦被5人以上举报,交管部门将对其检测,并限期整改。当然,这种举报制度只能治标。菲律宾政府还斥资为马尼拉地区配置烧天然气的汽车,并制造天然气加气站。对于天然气汽车,政府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意大利

  对污染最严重汽车征税

  上世纪80年代,交通污染变成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对此,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家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意大利米兰市对污染最严重汽车征税,工作日7时至19时,污染严重的汽车必须缴纳2欧元至10欧元税才能进入市区。罗马实行“绿色周日”活动,只有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才能上街行驶。

   美国

  公民可监督pm2.5标准监控程序

  美国环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并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当天pm2.5监控结果和次日的预报数据。民众还可以下载手机应用,随时查询自己所在地的空气总体状况(空气质量指数)、实时状况、pm2.5值和臭氧监测数据等。

  根据美国“清洁空气法案”,美国环保署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小颗粒物排放源发布了规范和指导,其中包括对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对柴油发动机执行多层次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生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而使废气排放减少90%以上。

  美国公民可以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

  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对于雾霾,人们更多的时候是期待“风吹霾散现太阳”,只为了能够享受几天户外生活。然而,大范围的雾霾之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少一点埋怨,多一份行动!”每个人都是污染的产生者,每个人也都是环境的受害者。治理雾霾不是一家之事,也不是一个人的事,要靠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集体的行动,雾霾才能远离我们。

  政府部门请严查污染行为、为城市规划更多的绿地;企业请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供热企业请尽快实施污染物超低排放;建筑工地请硬化道路,覆盖裸土,减少扬尘。每一位市民,请尽量少开车,选择绿色出行,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尽一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早日告别雾霾,让家人徜徉在蓝天白云下。

  “治本”当然是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改变以GDP为核心参考指数的政绩考核理念,加入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宜居幸福度等指标。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但同时,还有很多“治标”工作是需要做的。

  首先,应构建“治霾”顶层设计,成立相关独立机构,确保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尤其是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区域一家的治理观念。

  空气污染是流动的,谁也不能自扫门前雪,独善其身。如果省份间不能实现区域联防联控,临近多个污染大户的京津冀重污染区、长三角污染区都会是一个打不开的死结。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建议组建一个由负责环保的副总理牵头,各省省长参与,不受地方干涉的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委员会。在他的构想中,赋予大气污染控制管理委员相对独立的权力,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和补贴分配权力,于污染企业有一票否决权和处罚的权力等。

  其次,应有赏有罚,化被动为主动。钢铁厂高炉拆除、热电企业机组关停、机动车限行……雾霾的几大元凶都在接受惩罚,甚至连城市都被开罚单。但对于改进用能结构、积极投入资金进行技改、大力推广节能和环保技术的企业、城市也要有奖励,以激发其积极性。

  再次,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政策、财政、技术、人才、资源等多种要素要实现组合优化配置。比如对经济洼地要进行财政补贴,对于技术真空区则要输入人才与技术,对于重污染区或企业要征收污染费。多要素的集聚与优化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结构改善。

  最后,多方实时监管。包括火电厂在内的高污染企业购进的环保设备,因成本高而成了“花瓶摆设”,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相关环保部门对其实时监管以及公众舆论监督,开拓多渠道监管。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均由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