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围绕“构建水资源管理联动协同机制 促进水资源保护”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

25.08.2017  21:33

自治区政协围绕“构建水资源管理联动协同机制  促进水资源保护”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 

 

 

助推“河长制”促河畅水清

 

 

 

                                                                                                                                                                                        网友拍摄的宁夏黄河湾。

 

 

 

 

        本站讯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文明,绿色盎然,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中央改善水资源现状、加强水资源保护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众目共视。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把生态立区作为“三大战略”之一,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关键在于把水管好治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河长制推行过程中,如何着眼长远,立足于现阶段特征,把握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模式,落实党政领导责任体系,构建并完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联动协同机制是我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自治区政协2017年度主要工作计划》和《自治区政协2017年民主监督工作实施方案》,今年7月中旬,自治区政协组成调研组,围绕“构建水资源管理联动协同机制,促进水资源保护”专题,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并将监督的关注点放在市、县河长制落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上。

          实地走访调查水资源保护状况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

          围绕银川市“入黄排水沟水污染防治”和石嘴山市的“重点湖泊水环境治理”,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银川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改造工程、永二干沟滨河大桥湿地公园项目、贺兰联合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石嘴山沙湖隔离沟、补水沉砂池和水环境生态观测站,沙湖-星海湖水系连通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并分别在两市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们与银川市、石嘴山市政府、政协,以及自治区水利厅、环保厅、农垦集团等的负责人互动交流,深入探讨了银川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建设、沙湖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资金的筹措、关闭企业自备井、污水处理厂的提升改造与运营管理、河长办的机构人员配备等问题。

          与此同时,自治区政协调研组邀请自治区河长制推进工作所涉及到的12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展开了座谈讨论,委员们就河湖生态建设项目如何整合、多部门监测水环境的数据标准如何统一、水环境治理如何实现信息共享、联合决策、联动执法等问题进一步交换了看法,相关部门不回避问题,客观负责地解答了委员的提问。

          据介绍,在调研人员组成上,不仅有自治区政协委员,还邀请了部分专家学者和各民主党派相关负责同志,同时邀请了自治区水利厅、环保厅和农垦集团的有关负责同志,体现了政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应有的代表性。

          在自治区政协委员魏锡良看来,此次调研突出了监督性,“一方面,我们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从中央第八环保督查组反馈问题中,选择银川市入黄排水沟水污染防治和石嘴山市重点湖泊的水环境治理问题,组织委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与相关部门互动交流,侧重于决策的贯彻落实、侧重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监督调研过程中,委员们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达到了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认同、凝心聚力的目的,较好地履行了政协民主监督职责。

        五大水问题亟待解决

        我区地势南高北低,水资源量少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289毫米,水资源总量1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7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12,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国家限量分配的过境黄河水。

        全区河流均属黄河水系,主要有黄河,黄河支流清水河、苦水河、茹河、泾河、葫芦河、渝河等。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406条(含排水沟),总长度10120公里,常年水面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湿地30个,水面总面积约267平方公里,另有近百个1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湿地零星分布于全区各地。全区河道管理主要采用流域统一管理与地方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模式。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率先在全国试点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省级领导干部带头包抓落实重点河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机制。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印发后,自治区出台工作方案深入推进。目前,自治区级河湖管理组织体系正在建立,各级河长基本确定,各市县区正按照设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条不紊地推进方案编制、制度建立、河长办组建、河湖名录梳理等工作。

        “现在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调研组一行认为,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节水瓶颈问题未能很好解决、水资源管理权限和机构分散、联动工作机制落实不到位等主要问题亟待解决。

        “我们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全区13条主要入黄排水沟水质总体为劣V类重度污染水质,黄河支流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其中清水河三营、渝河联财、葫芦河玉桥断面为劣V类重度污染水质。”一位参与此次调研的政协委员指出。

        另一位委员提到,我区涉水事务由多部门分割管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既有交叉又有缺位,部门间有分工缺协作,开展工作、制定目标缺乏整体性考量,没有形成多部门管理的整体效益。比如,河湖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分别规划,分头组织实施,综合治理不够;水环境监测分属不同部门,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整合难到位;水环境治理由多部门监管,执法力量分散,跨区域执法难。

        此外,委员们反映,自治区虽已成立了水安全委员会,并落实了“水环境保护联动工作机制”,但组织结构、各部门职责尚需进一步明确。河长制全面落地还面临着意识、机制、政策和法律、资金投入以及实效保障等问题,河长制充分落实并发挥效能,还须从顶层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制度设计,并就地方制度建设和机制构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和办法。

        落实“河长制”须“掷地有声

        通过一系列扎实的调研,委员们为促进我区水资源保护列出了建议“清单”:

        ——尽快研究制定全区河湖管理保护规划,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保护要求提出限制入河污染物总量目标,并据此制定陆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规划。各地要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确定各级河湖管理保护的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并制定好不同阶段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统筹规划各部门涉水项目资金使用,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在自治区“水环境保护联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细化联席会议制度、涉水部门联防联控工作制度和考核细则,密切职能部门间的沟通衔接,强化水资源保护“部门共治圈”。建立跨市县河流(如清水河、艾依河等)沿河县(区)工作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区域间涉水事务统筹协调。

        ——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水价激励机制,完善水权交易市场,构建现代水治理体系。从严格环境监管和制定优惠政策两方面,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在源头上控制水污染。建立完善跨市界河、湖、排水沟水质自动监测站,逐步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综合研判、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完善水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明确政府、企业的信息公开责任和义务,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建立县以上相关部门污染防治执法联动机制,组织环保、水利、住建、国土、公安、农业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出台自治区河湖管理保护条例,健全河湖管理法规制度;完善环境监管责任体系,落实河湖管理保护执法监管的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规范环境监管执法行为,不断加大对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和后续监管力度;建立突发水污染事件联合应急协同处置机制,有效协调不同区域间的水污染纠纷。

        ——制定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强化各级河长职责;细化河长办公室各项制度,出台管理评价标准,建立河长制工作台账,把具体工作分解到各市县各部门;完善检查工作制衡与制约机制,严格督查与考核,保障治理成果的长效巩固。(宁夏政协网) 

 

 

 



自治区第四督查组到隆德县督导检查河长制工作
 自治区第四督查组到隆德县督导检查河长制工作 水利厅
银川全面推进落实河长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河长制工作推进会近日召开。环保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