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枸杞坛子

21.10.2015  10:57

  近日,中宁县收藏家协会收得4个民国时期贩运枸杞用的盛坛。坛子是纸糊的,3大1小。坛子的内底和外底都有文字说明,可知其属于民国时期中宁县一个叫“永聚德”的商号。两个纸坛子画着同样的彩画,描述的是人们采摘枸杞的情景,所画枸杞树远高于成人,看上去与现在的不同,背景为一瓦房民居和一寺塔,估计为中宁枸杞发源地之舟塔。还描述了枸杞的十大功效:防瘟疫、避风瘴、杀病菌、化痰涎、生精液、助消化、增思想、提精神、除烦闷(有一功效处破损)。一段说明内容为:本商号枸杞批发销售有百年历史,为扩充门市推广销售起见,不惜巨金更为精益求精亲赴产地拣选上品……证明百年多前中宁枸杞就早已名震中华,畅销全国。

  1950年,刚刚解放的宁夏省人民政府工商厅进行了一次宁夏枸杞调查,初步整理形成了一份总结报告。报告中特别讲到枸杞如何保存。“当果从树上摘下后,即铺席于地,散晒烈日之下。外运的又必须经过一番包装手续,首先将晒好的枸杞用特制的竹筛子筛过……装箱时须把分类好的枸杞放在烈日下晒热,装进木制的箱子,压紧后封箱,外面须用桐油、石灰、蒜纸等糊好,使其内外不透空气,如果在包装时拣不干净、压不紧和密封不严,极易使果子生虫或变色。照上面的包装法,如果确实做到,则可存放八九个月不变坏。”这种坛子对枸杞的保存方法也大致如此。 (倪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