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书记”的富农经

16.10.2015  12:26

  在西夏区贺兰山东麓镇北堡镇最北端,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回汉杂居老移民村——团结村,是宁夏远近闻名的高端有机枸杞种植专业村。这里种植出的枸杞鲜果,今年在香港市场上卖到了750元一斤的“天价”。也正是因为种植枸杞,去年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团结村村民刘天军,今年摇身一变成了村上的“万元户”,不仅新建了3间砖瓦房,还送孩子上了大学。聊起这段由贫转富的过程,刘天军不禁感慨说:“能致富,这要感谢村支书张生明!” 

  张生明是团结村枸杞种植的第一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看到乡亲们辛辛苦苦种下的枸杞卖不上好价钱,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2008年,这位老党员毅然放下手中的生意,挑起了团结村党支部的重担。“过去俺们村家家种枸杞,但是品种单一,加上组织管理粗放,形不成规模也卖不上好价钱。”张生明回忆道,当年他刚接手党支部工作时,村民们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张生明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党群共富联合体。全村60多名党员,根据个人种植经验特长,被分别编入枸杞种植协会等5个功能小组,结成220对党群共富联合体,为村民种植枸杞提供品种引进、种苗培育、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把团结村的枸杞种植户们拧成了“一股绳”。不会种植,村干部上门指导;顾不上打理,村民们帮忙修剪;没有农药,张生明就自掏腰包……在村民的团结帮助下,以前只能靠救济过日子的王多唤母子,今年种的6亩枸杞卖了5万多元。短短7年过去,如今团结村枸杞种植面积已扩大到3800多亩,年产值达到3200多万元。村里的“塞上杞源红”品牌枸杞,销往全国20多个城市,农民人均收入更是从2003年之初的1120元,达到今年过万元,村集体也彻底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如今的团结村,按照社区标准打造的村卫生室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致富了村民们不仅居住条件改善了,文体娱乐生活也丰富了起来。每天晚上七点,村上新建的民族团结广场上,上百个回汉村民们都会准时跳起广场舞。“今年市上又给村里投资了2119万元,支持村上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指着村上新建的6.8公里新路,这位团结村的党支部书记信心满满,未来要带领着村民们朝着团结致富的好日子迈进。

  记者  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