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明:“包产到户”领头人

17.07.2018  10:23

  40年沧海桑田,唯有脸上的皱纹映出岁月的痕迹,谈起40年前的往事,82岁的老人杨德明条理清晰。“别看我年岁大了,脑子清醒着呢。那些年的事情忘不了啊!”杨德明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立志改变贫穷面貌

  杨德明1936年出生在贺兰县金贵镇通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59年,杨德明被安排到金贵公社任会计,后又任党委秘书工作。之后,他被先后任命为金贵公社副社长、党委副书记。开始了他作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生涯。

  1975年12月,贺兰县委将杨德明从金贵公社调到通义公社任党委书记。通义公社历来是一个被人们称为紧靠河边、湖边、滩边的“三边”地区。由于水位高,水利设施少,沟渠不配套,排灌不畅,造成土地盐碱重质量差,粮食产量上不去。“刚到通义的时候,那里的条件真是太差了。”杨德明回忆,全公社人口1万多人,一直是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社员一个劳动日才挣4角,全公社人均年收入44元。杨德明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他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增加救济款,组织社员群众去挖沟渠修水利,改变生产条件,但是无奈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率先开启改革之路

  1978年年底,贺兰县委从实际出发,确定在通义公社由杨德明来试点“包产到户”。1980年初,在县委的支持下,通义公社开始推行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

  杨德明回忆,当时公社将土地、牲口、农具全都分给了各家各户,这种“大包干”深受农民的欢迎,农民形象地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实行“责任制”后,社员们种田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出现了比着种田的现象,都希望自家的责任地获得高产。到了1980年夏收时,整个通义公社总共打了260万公斤小麦,比最好的年景多收了75万公斤小麦。

  杨德明说,通伏村的王登银1979年底1980年初实行“大包干”,他家15口人,分了29亩地,当年麦子、稻子、玉米共收获1万多公斤,成为当时公社产量最高,收入最多的种粮大户。除交1000公斤的征购粮,留下口粮外,还有5000多公斤全部卖给国家,赚了5000多元,被评为全公社的种粮先进。

   实干带领村民致富

  改革的结果是喜人的,但是过程却是曲折的。在推行“包产到户”的过程中,杨德明带领乡亲们劳作在田间地头,期间3个月没回家。1979年7月的一天,麦收刚结束,偏偏赶上了连雨天。杨德明回忆,“那天雨刚停,我来到通伏农场第五生产队的麦场上,看到这个队的两个麦垛已经开始冒热气,立即要求队干部马上组织劳力,连夜轮班打麦子。我也跳上脱粒机,整整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有干部劝我休息,我稍躺了一会又去打麦子,晚上又接着干,直到第三天早上,这两个大麦垛打完了,我才带着几个公社干部到其他生产队。”杨德明正是凭着这份实干苦干的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如今,虽然已年过八旬,但杨德明依然惦念着村里。每年他都会回去看一看,而这里的老人们得知杨书记到村上,会不约而同带着自家的好东西来看望他们的老书记。“别看你当多大的官,退休后乡亲们还记得你,才说明你过去是个好官。”杨德明笑着说道。

  记者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