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借”来的舞蹈教练

23.01.2018  17:42

              新华社银川1月22日电 寒冬腊月的宁夏,中午时分才能感觉暖和点。然而吴忠市红寺堡区兴民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一过十点就“”了起来——打篮球的脱掉厚重棉衣,满场跑动;锣鼓手忙着排演新年节目,鼓声喧天;广场舞的音乐声中,学员们跟着“韩教练”认真学习舞蹈动作……

              “村上没人才,‘韩教练’还是我从邻县‘借’来的呢。”兴民村委会副主任刘汉智说,村上的文化活动中心建好后,不少村民想学跳广场舞。听说隔壁隰宁堡村的文化专管员韩世兵舞跳得好,村里就专门去把人请来了。

              如今,“韩教练”每天骑摩托车赶六七里路到兴民村,义务教大家广场舞和健身操。“现在农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和城里人一样越来越丰富。”韩世兵说,除了兴民村,还有几个临近村庄也邀请他去教舞蹈、排节目,他都快忙不过来了。

              农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旺盛,源于村民们的日子渐渐富起来。近两年,兴民村调整传统种植结构,靠种植黄花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2017年村里种植黄花3700亩,全村216户几乎家家有黄花田,每亩年均纯收入近万元。

              “现在日子好过了,大家搞文化活动的劲头足得很,有时候到半夜都不散场,前几天下大雪还有人来催我开活动室的门呢。”刘汉智说,自从村里有了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冬闲变“冬忙”。

              一些在广场上锻炼的村民说,以前村里没有文化活动中心,他们想打篮球、演节目都没有合适的场地。现在一到冬闲,村里人忙着打球锻炼,跳舞排戏,连打麻将、赌博的人都少了。

              记者注意到,兴民村不仅有文化活动广场,还有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以及成套的文化器材、广播影视器材和体育健身设施。这些都是红寺堡区所有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标配”。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红寺堡区安置了宁夏南部山区8县移民23万人。2017年,当地整合资金2740万元,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4个,在宁夏率先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村全覆盖。

              据红寺堡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志东介绍,当地还为每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招聘了文化专管员和群众监督员。以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新组建文艺团队40家、体育团队(俱乐部)60家,使每个村的文体活动团队达到3家。

              “你以前只在城里见过大妈跳广场舞,没想到我们村上也有广场舞队吧?”村民乔芳莲告诉记者,虽然只学了3个月舞蹈,她们已经成为村里文艺演出的“实力担当”。最近,她们还想组建一支秧歌队,为春节编排节目。

              “前不久镇上举办元旦文艺晚会,一多半的节目都是我们村的。”村民王玉蓉自豪地说,如果能“”来更多像韩世兵一样多才多艺的教练,村里的文化活动肯定越来越火。

              “要让农村文化活动真正丰富起来,‘借’教练不是办法。”杨志东说,如今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的阵地已经有了,下一步还要依托区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文化专管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挖掘培养村里的文化带头人,组建一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文化先锋队。(记者 任玮)

              稿件来源:新华社

2018年宁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王雪玲)1月19日,宁夏新闻网
红寺堡扬水工程将于3月底春灌投运上水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杨泠然)1月11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