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自家院里传承快乐打梭

27.11.2015  12:14

  李成林向记者演示打梭技巧。

   人物介绍

  李成林,58岁,回族,跟随父辈传承了非遗项目——杂技与竞技“打梭”,成为家族第三代传承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小跟着父辈学打梭

  我叫李成林,今年58岁,可以算是打梭能手了,在临近几个村子里大家都知道我。

  我小时候经常看到爷爷、父亲他们在玩打梭,很喜欢,不到10岁就跟着父亲学。自己制作工具,找来一根木棒简单削削就成了梭棒,用杏木或榆木制成梭糕。没有好木头,有时就用土疙瘩代替梭糕。那时,对场地要求不高,无论是在山坡上、打粮场,还是自家院里,随时都可以玩。

  左手握一根长约10厘米的木棍,右手拿梭糕,如同玩棒球一样,往远处打,越远越好。那时玩的人多,阵势大,我一般能打到二三十米远,最远能打到50米。当然,这需要好的梭糕,还需要运气。

  打梭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人或多人玩。小时候,我常常喜欢在生产队的打粮场上玩打梭,几十个大人、小孩站成两排,你来我往。动作优美的打梭是一种游戏,考验智商也能锻炼身体。如今,玩的人少了,会玩、爱玩打梭的人大多都已50多岁。

   打梭是海原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

  打梭形成历史无考,老一辈人说,民国时期,打梭就是孩童喜欢的游戏。“打梭儿”也称“打木尖”,是海原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活动,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非常流行,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大人孩子们都喜欢。如今,分布区域主要在史店、蒿川、李俊、九彩等乡镇。

  打梭玩法与垒球有相似之处。只要在平坦宽阔的地方就能玩。在场地的一边挖一直径约30厘米的圆坑,这个圆坑叫窝,在窝前方延伸10-15米处划一条横线为掷梭线。比赛分攻、守两队,人数须相等,商定击打分数后开始比赛。

  比赛时,守方队员手执木棍,把守在土坑旁,攻方在规定的界限外,将小木梭往土坑里扔。当木梭扔出后守方则用木棍横扫,将木梭击出,击打得越远越好,一旦守方击中木梭,木梭飞向远处,攻方用乘凉的草帽或衣服将木梭在落地前接住,很快跑回攻击界。回跑时,必须边跑边吆喝,不能中断,要一口气将梭送到攻击队员手中,否则算输了一梭。如果守方扔出去的梭未击中或没有横扫出来,木梭被投入土坑内,算攻方赢、守方输一梭。如此反复,直到最后按得分论全局输赢。

  “喝嗦”是打梭时特有的惩罚方式:胜方队员站在窝前用击棍将梭儿击出,负方队员须轮流“喝嗦”。即梭儿一经击出,负方一名队员须从梭的落点迅速将击出的梭儿捡回到窝边并用梭画竖道,一道为一分,“断气”了画道也就结束了,另一位队员继续,直至补齐约定分为止。若仍不能补齐约定分数,胜队可加重施罚。施罚中还可增加难度和花样,这种施罚叫“压牛觡(牛角)”,胜方击打梭至远处,负方捡起梭半蹲,胜方还要将木棍横压在负方的脖子上,要求负者握住木棍两端自压前行,且大声“喝嗦”,不能“断气”,跑到窝边继续画道直到补齐约定分数。此时,游戏高潮迭起,更为生动而富有情趣(返回途中和画道时要大声呼叫不能喘气,即为“喝嗦”。中途不能间断,若间断即名“断气”)。

  打梭既好玩、有趣,又可锻炼身体。但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现在玩打梭的人日益减少。

   自办农民运动会让大家感受打梭的快乐

  我们苍湾村是一个纯回族聚居村,全村有近五千人,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落后贫乏。2007年开始,每年我都会在自家院里举办一次农民运动会,打梭是运动会上的重要表演项目。

  每年的运动会,不仅吸引本村人踊跃参加,还吸引了邻村的群众赶来跟着学打梭。尤其是春节期间,大学生、打工的都回来了,大家很喜欢来参加我办的运动会和打梭比赛。今年的农民运动会,要开始筹办了。只要我活着,一定会将打梭传承下去。我准备将小儿子和大女儿培养成第四代传承人。小儿子上初三,篮球打得好,对打梭也感兴趣,节假日我手把手教他。大女儿在合肥上大学,经常给同学表演打梭,展示家乡的非遗项目。

  如今,打梭这种游戏在城市早已看不到了,即使是农村,年轻人也大多不会玩了。不过令人高兴地是,从今年起,海原文化部门对打梭实施了5年保护计划,投入一定经费开展普查、培训、举办运动会等,以期培养更多的打梭爱好者,使其成为当地亮眼的文化旅游产业。(记者 陈秀梅 马骋文 武晓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