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湖里鲜花香

31.01.2017  11:39

  新华网银川1月31日电(记者 任玮)新春在望,移民虎莲花才腾出时间打扫屋子,采买年货。

  “前几天正忙着在棚里切花,春节前是鲜切花卖得最好的时候,可不能错过。11月一棚郁金香下苗,50天就能采收,少说能挣五六千元。”虎莲花说。

  在位于中国西北的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像虎莲花一样“备战”节前鲜花市场的移民不在少数。2012年从宁夏彭阳县移民搬迁到月牙湖的虎莲花告诉记者,在老家种50多亩地,靠天吃饭,广种薄收。“那时候谁能想到这地里除了种粮食还能种花,还能卖钱?!

  月牙湖乡位于银川市东北部,因有一处月牙状的湖泊而得名。这里是银川市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3万余居民多从宁夏西海固地区搬迁而来。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2011年,宁夏决定把这里的近35万贫困群众从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的环境里搬迁出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搬离故土的贫困山民初到“新家”,生产生活方式大变样,缺乏致富技术和门路,生活一筹莫展。为让移民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路径,月牙湖乡过去4年先后引进建设了兔业养殖基地、羊绒针织厂、花卉种植园区、红树莓种植园区、万亩奶牛养殖园区等多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移民搭建起家门口就业的平台。

  最先让移民尝到“甜头”的就是种植花卉。作为当地引进的花卉种植基地之一,宁夏西月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永贵告诉记者,通过流转移民土地,他们建起64栋日光温棚,种植百合、绣球、郁金香等鲜切花。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和东南沿海等地。

  花卉种植对成本和技术有较高要求,“一窍不通”的移民很可能面临生产风险。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花卉基地实行“劳务承包”方式,为移民免费提供种苗、肥料等生产资料,全程由技术人员指导进行种植管理,最终由公司负责收购销售。移民只需按照技术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鲜花生产即可。

  移民罗永花告诉记者,她家的4.5亩地全部流转给花卉公司,每亩地每年流转费700元。土地流转后,她进入花卉公司打工学习技术,一年后自己试着承包了5栋温棚种植百合花,收入比以前在家种地翻了一番。

  “啥钱都不用掏,种植有技术员全程指导,我们其实挣的就是劳务费。”她算了笔账:每栋棚4个月出一茬花,平均收入5000元;除去夏季高温无法种植,一年能种两茬花。5栋温棚一年就能收入5万元。

  除此之外,夏季高温日光温棚无法种植时,罗永花还到附近花卉基地的露天拱棚打零工,每天收入80-100元。“算下来,每年就靠我一个人种花就能收入6万多元,加上老公外出打工,日子越过越好了。

  引进企业发展产业,让政府的精准扶贫更加有的放矢。去年起,兴庆区还将自治区资产收益性红树莓产业扶贫试点项目补助资金300万元分解到5个贫困村,每村60万元,入股农业科技公司参与红树莓产业发展,公司每年以入股金额年利率5%的固定分红比例,向5个村集体分红15万元。分红优先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无生产经营项目的特困户的发展。 搬出大山天地宽,告别了靠天吃饭,种花种果、养兔养牛,移民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十二五”末,月牙湖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37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30%。当地政府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渠道,要让5个贫困村、2072户、8745名群众在“十三五”期间脱贫销号,致富奔小康。(完)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