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奉献与担当
09.03.2016 11:43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走在占地120余亩的海原县七营镇机砖厂,年过五旬的七营村党支部书记李玉军不时心生恍惚:自己从过去一名不文的穷孩子,成长为如今的机砖厂老板及农村带头人——人生有时竟如梦似幻。
1962年,李玉军生于七营村的一个贫寒农家。记忆中,父母和乡亲都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虽然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日子却依然紧紧巴巴。8岁那年,李玉军父亲病故,母亲独自拉扯7个子女,生活更加艰辛。
1978年,改革开放的航船正式启航。这一年,李玉军到当地一家煤矿务工,虽然辛苦异常,却用劳动挣得人生第一笔收入。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包产到户政策成效渐显,农民手中的余粮越来越多。敏锐的李玉军瞅准农民有粮无钱所带来的潜在商机:用积蓄购置了一辆二手拖拉机,收购村民粮食,同时又为当地供销社运输商品,两头得利,几年功夫腰包就鼓了起来。
1992年,李玉军接手的七营镇机砖厂通过推行多劳多得、层层承包、责任到人制,终于扭亏为盈。发展到目前,有100余名周边村民在砖厂务工,年发放工资200多万元,成为附近闻名的“富民”砖厂。
2005年,李玉军当选本村党支部书记已满一年。作为村里的领头人,李玉军意识到“减负”绝非等同于“增收”,凭借多年的致富经验,他利用七营村作为镇政府驻地及商业集镇的先天优势,积极动员农户自筹资金,在集镇商业区建设商品用房、交易摊位,发展壮大牛羊贩卖、枸杞交易、餐饮服务业,形成了以商带农、以农促商的良性发展格局。2015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达7500多元。
备尝创业艰险,李玉军对人生疾苦感同身受,因此非常关心村中的困难群众。沈克文老人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李玉军自掏腰包资助2000元,又动员村民捐款8000多元为其治病;贫困户柴继权一家多年来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中,李玉军出面为其争取危房危窑改造项目后盖上新房。
县党代会代表、市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李玉军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人生辉煌。(记者 杜晓星)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09.03.2016 11:43
宁夏青联:吸纳更多青年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青”力而为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张洁龙) 4日,新华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