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刻下鲜明的时代印记 贺兰立岗:激荡的四十年

10.12.2018  15:01

  这是四十年的沧海桑田!

  从在贺兰县带头进行农村包产到户,到扎实推进产业强镇,再到实施乡村振兴……透过指尖的光阴翻看流年,立岗镇这个位于宁夏北部的一个普通乡镇,如同所有乡镇一样,被深深地刻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立岗镇,记者走访了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细细品味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立岗镇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有一根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解放思想。“正是因为不断的解放思想,才推动着立岗镇不断改革创新,让立岗镇不断地走向更好的明天。”立岗镇党委书记叶宏说。

  黄土地的根和魂

  12月9日,对于立岗镇通义村村民来说,是一个十年的结束,又一个新十年的开始。

12月9日,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的村民们签署新一轮农村土地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记者 党硕 摄

  村委会不大的会议室,被前来签字的村民挤得水泄不通。村民谢润宁找了个空位置,急忙坐下,在《宁夏农村土地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天早上,72岁的吴秀珍一直跟在儿子谢润宁身后。瞥见谢润宁在那张印满了鲜红指印的土地流转面积确认表上按下手印,吴秀珍恍然回到了40年前。

  1978年,当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村民在一份承包责任制的文书上按下手印时,地处西北的贺兰通义公社也有人敏锐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1978年,公社先试探着开展联产承包作业组。1979年底,当时的通义公社书记杨德明横下一条心,在星光六队先试试包产到户,把土地、牲口、农具全都分给了各家各户。”吴秀珍告诉记者。之所以从星光六队试起,就是因为这里是当时公社最穷的队。穷到什么地步?家家户户吃都吃不饱,最令人惊讶的是有一年粮食减产,农民干了一年的活,不仅挣不到工分,还要给公社给钱。

  作为当时的公社会计,30岁出头的吴秀珍也拿着一个本子,挨个找社员按手印。

  “有人支持,说与其这么饿着不如闯一闯!也有人反对,到处告杨德明的状,杨德明用一句话打发‘这是用白饼子换油饼子你还不乐意?’”忆起当初这句话,吴秀珍笑了起来。很快,红彤彤的手印按满了纸张,到1980年春播前,通义公社的“包产到户”全面推开。

  也就一两年的功夫,吴秀珍发现,村里有了“富户”。谢登伏带着两个娃,不仅务家里分得的几亩地,还四处开荒,1981年在村里头一个买上了手扶拖拉机;谢军头脑灵活,是个种地的好把式,土地年年大丰收。

  1985年,村里人普遍有了存款。1990年后,家家户户翻建新屋,整个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42岁的谢润宁,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上世纪90年代,年少的谢润宁外出“闯天下”,以开车为生。

  “农民的根在哪?就在土地上!”每次回家,吴秀珍的这句话,都会让越来越成熟的谢润宁再三揣摩。

  让谢润宁决定回归这片土地的,是通义村的再一次改革:土地流转。

  2008年,立岗镇在全县率先试行土地流转,把试点又定在了通义村。早已不是村干部的吴秀珍举双手赞同村委会的决定,并给想不通的村民做着工作:自己种地,收成好一亩地也就挣个几百元。现在一亩地流转给企业,能赚500元,还能把人腾出来去打工。

  这一次,全村90%的土地流转了出去。

  扎根土地也能挣钱!谢润宁观察着、了解着,自己也承包了200多亩河滩地,成了承包者。今年,谢润宁承包经营了600多亩土地,在贺兰县城买了房子,孩子也已上了大学。

  离不开土地的吴秀珍偶尔去县城住一住,大多数和老伴一起,守着老房子,继续见证这一片土地的变迁。

  鱼塘边的千万富翁

  用了12年时间,辽宁人高长城和霍晶夫妻俩彻底成为立岗镇兰丰村的村民。期间,这夫妻俩在一池水塘旁,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千万财富。

  兰丰村有渔业养殖的传统,可渔业一直是兰丰村的副业。

  “因为技术所限,村民养殖的都是鲤鱼、草鱼等普通鱼种,长期以来这里的渔业没有得到发展。”高长城告诉记者。

  2002年,作为技术人员,高长城夫妇来到了宁夏。2006年,看重兰丰村的资源,高长城夫妇承包了一方水塘,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可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始终成不了气候。

  高长城挣得“第一桶金”,是在2008年。彼时,宁夏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各项利好政策频出。在政府的扶持下,高长城贷款投入80万元,成立贺兰县晶诚水产有限公司,迈进了从“游击队”转向“正规军”的第一步。

  村民们都在观望这个“外乡人”:养殖一尾鱼才能挣几角钱,一下子投入这么多,会不会血本无归?

  “大家都以为工业技术日新月异,不知道渔业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技术只要一改进,就能提升质量,增加收益。所以搞养殖业也要解放思想,追着技术跑!”高长城全国各地找市场、学技术,再把市场和技术带回兰丰村。

  当年,他的企业盈利百万元。

  看到高长城的成功,兰丰村的渔业养殖户们沸腾了。养殖户苏云把鱼塘从几亩发展到了150亩,刘传明流转来120多亩鱼塘,兰丰村的渔业养殖开始大踏步前进。

  2015年,已经有一定资本积累的高长城开始转变方向,向名优新品种进军。这两年,他加大投资、摸索技术,建立工厂化渔业养殖车间……今年,他还投入数百万元,建成了目前最先进的循环水养殖车间,准备养殖武昌鱼、石斑鱼等。

  隆冬,在高长城的养殖车间里,数尾鲟龙鱼苗欢快跳动。

  “现在回辽宁已经不适应了,我们已经落户在贺兰县,而且决定一辈子都在这里,这里有我们的乡亲,更有我们的事业。”高长城告诉记者。

  沈占福的百年梦想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小屋,89岁的沈占福美梦初醒。

  4年前,沈占福搬进了通义村老来乐敬老家园。

  有着三子四女的沈占福,并不是没人管。11年前,老伴离世后,沈占福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孩子们有的做生意,有的在工作,各忙各的。我与他们同住不自由,更不想给他们添负担!

  要让老人老有所养!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好服务、让老人安享晚年成为立岗镇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将原有的闲置校舍改造成单间,配上电视、衣柜,一个环境优美的敬老院就此诞生。

  2014年,老来乐敬老院开业。沈占福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入住敬老院。

  “您有几个儿子,再住敬老院,乡亲们会戳我们的脊梁骨!”家人纷纷反对。

  “你们要转变思想。政府建的敬老院很好,有同龄人可以一起活动,还有人管吃管喝。”沈占福一锤定音。

  在大儿子的陪同下,沈占福成为第一个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每月缴纳500元生活费,住进来4年,沈占福心情舒畅。每个周末,儿女们都来看望沈占福,拉拉家常:大孙子的火锅店每月能挣6万元,二儿子的养殖场又扩大了不少……

  在敬老院,54位像沈占福一样的老人在这里安度晚年。“老人们住进来以后体重都会增加。以前人们都想无儿无女的老人才住敬老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敬老院的好处,想住进来,今天就又有3位老人打电话咨询。”敬老院院长王金荣告诉记者。

  白天和老哥们几个在院子里转转、晒晒太阳、打打牌,晚上和舍友一起看看电视,生活规律的沈占福身体硬朗、很少得病。“日子这么好,我肯定能活到100岁,到我百岁的时候你们再来看我!”沈占福笑呵呵地说。

  “到您百岁的时候,我肯定给您买个蛋糕,一起吹蜡烛!”面对这位近90岁老人的笑脸,叶宏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经过40年的发展,立岗镇人均收入已达到13600元左右。今后,立岗镇还将构建起“一线两园多点”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培育特色产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出一个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民风和顺的新农村。(秦一舟)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