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银川将进行防空警报鸣放活动

17.09.2015  09:19

  9月18日10点至10点20分,我市将进行防空警报鸣放活动,以增强全社会的防空防灾意识和国防观念。那么,为什么要拉响防空警报,不同警报之间有什么区别,一旦发生危险又该怎样应对?本报在此将我市人防工程的建设情况向市民进行解读。

   警报分3种意义各不同

  银川市住建局(人防局)指挥通讯科负责人齐庆贵告诉记者,熟悉防空防灾警报信号,对于发生突发事件时个人的自我保护、自救互救有重要意义。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3种。首先发放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在敌方对我方有空袭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随后,发放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在敌方将要对我方进行空袭时发放。最后发放的是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空袭警报响时,则要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室内可到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在公共场所,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有序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等。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当然,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然后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年年警钟长鸣人人勿忘国耻

  从2007年开始,我市每年都会拉响防空警报,以让人民时刻不忘历史、战争,不忘应对突发事件,警钟长鸣。 

  “从1937年11月到1940年8月期间,银川市曾多次遭受空袭。”据史料记载,宁夏在抗日战争中六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日本侵略者先后向宁夏出动飞机100多架次,对宁夏的银川、固原、中卫、灵武实施轰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而如今,防空警报是保障市民防范空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各级人民政府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战时,它担负着引导群众顺利实施防空行动的报知任务;平时肩负防洪、防震、防台风等抵御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民防的紧急报知任务。

   人防工程硬件升级

  近年来,我市的人防工程“硬件”设施建设在不断加强和完善。目前,凡地上建筑面积超过4万平米以上的民用建筑,都必须建设人防工程。所以,除了南门广场等部分建设较早的人防工程外,我市北苑小区等一些新建大型社区中,都设有地下人防工程。 

  从2008年开始,银川还新规划了包括公园、广场、绿地等在内的103处应急避难场所。市民平时要多留心观察生活和工作场所周边的人防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一旦发生危险可以就近选择场所避难。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完善了海宝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添了应急供水、供电、超级基站、地下物资储备库,以及停机坪、棚宿区等设施,可为4.5万人提供应急避难。目前,我市人均地下人防工程面积位居西北前列。

  记者  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