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还是要回归生活

23.12.2015  19:09

  前几日,朋友从外地来银川办事,临走时让笔者推荐几样可带的东西。“除了枸杞。这个太有名,来宁夏的人都知道。”朋友说。“八宝茶、贺兰山蘑菇、二毛皮,这些都不错。”见朋友还在考虑,笔者决定推荐有点文化品位的,“贺兰石雕,还有陶制品。”朋友忙摆手,“这个不好带,我也没兴趣。”

  最终,朋友还是带着枸杞走了。

  每逢出远门或外地亲朋来访,该送什么礼物总让人很纠结。除了枸杞等一些土特产品,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吗?

  其实,代表宁夏本土的礼品并不少。据媒体报道:宁夏旅游商品有土特产品、清真民族用品和工艺纪念品三大类千余种商品。可面对这千余种商品,超过九成的游客仍首选枸杞和枸杞制品。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品牌价值;二是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现在,没有谁不关注保健养生,不注重生活品质,枸杞恰恰契合了人们的消费心理,所以广受欢迎。而像石刻、陶艺、煤雕等一些商品却鲜有问津,一是本来知名度还不高,二是喜欢这类商品的只是特定人群,对大众来说缺乏吸引力。

  那么,什么样的旅游商品能够让大多数人喜欢并购买呢?

  我觉得那一定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就从我们身边的事情说起吧。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出国旅游也不是啥稀罕事儿。朋友中有谁要出国,那必须要代购,否则回来跟亲朋好友无法交代。而朋友从国外买回来的商品,也并非都是大品牌,吸引他们的往往是实用又好用的东西。比如负离子牙刷,刷得干净又不会伤害牙龈;比如不勒腿的高筒袜;比如蒸汽眼罩,不仅能缓解疲劳,减少黑眼圈,还有不同的香型;比如功能巧妙的五金工具……这些商品,从人们的生活入手,人性化设计,所以游客喜欢,大量购买。

  而一直以来,我们的旅游商品开发主要强调文化、科技特征,商品的功能反而被忽视。当然,很多旅游商品需要有文化内涵,需要科技含量。但是笔者认为,旅游商品设计研发更应该突出商品的功能性,简而言之,有需求才能有市场,要满足人们生活所需,提高生活品质。任何远离生活、天马行空的文化创意,任何脱离实际、毫无实用价值的科技设计,只会遭到市场的无情淘汰。

  有媒体报道,宁夏旅游商品企业的销售额以10%-15%的速度逐年递增,但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还不到20%。所以,我区的旅游商品还有很大潜力和广阔的增长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已是一种趋势,而我们的旅游产品设计也应该回归生活,对应这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