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银川两会看民生“新获得”

09.01.2019  23:31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群众最关切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在今年两会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话题毫无意外地成为关注焦点。

  “财政支出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从扶贫脱贫到公共服务建设,从医保制度到发展教育,从5182户困难群众住上“暖心房”、28家互联网医院累计服务患者900多万人次,到今年银川将新建11所幼儿园、老旧小区将开展加装电梯试点……代表委员对此纷纷发表观点,认为民生是为政之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量“民生红利”政策密集释放。那么,2018年,百姓得到了哪些民生福祉?2019年,百姓又会有哪些新获得感呢?

   精准脱贫:争取扶贫资金5.2亿元 8515人今年脱贫

  过去一年,银川市争取各级财政扶贫资金5.2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8个,全面完成“十三五”异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16个贫困村6732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承诺,今年精准脱贫工作会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月牙湖乡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持续推进贫困村提升、产业扶贫提质增效等重点工程,确保19个贫困村8515人脱贫出列,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代表委员们信心满怀,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切实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满意度,新的一年,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定能让贫困地区的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

   社会保障: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身处困境者温暖加身

  记者在报告中看到,银川市已率先在西部地区将因病、残疾照顾返贫致贫家庭纳入低保,城乡低保标准位居西北省会城市前列;贫困群众大病医保报销比例提高5%;8.15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5182户困难群众住上“暖心房”……一个个原本冷冰冰的数字透出的是暖暖的民生情怀。

  今年,我市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其中将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展老旧小区供暖管网改造和加装电梯试点,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安居宜居;改革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体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施母亲健康快车等项目,加强困难残疾人照护和生活救助,倾情倾力做好托底工作,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得到关爱和温暖。

  政协委员岳文涛说,去年我市加大民生投入,创业带动就业万余人、贫困群众大病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困难群众住上“暖心房”、互联网+医疗健康及互联网+教育,都让百姓获得了沉甸甸的幸福感。

   就业创业:年轻创客会获得更多支持

  对于每年高校的毕业生、城乡年轻劳动力来说,如何找到心仪的工作是目前最紧迫的需求。2018年,银川创业带动就业1.9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8%以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银川将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和各类就业创业补贴扶持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创业能力培训1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对于众多年轻的“创客”来说,良好的创新创业支撑系统是重要的保障。报告中提出的“大力推进‘双创’行动,积极培育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创新带创业促就业稳增收”,让代表委员不禁点赞:今年群众挣钱的路子会更宽些、腰包也能更鼓些。

   教育就医:新建11所幼儿园 900多万患者网上享服务

  今年两会上,患者就医难题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问题不断得到回应。

  记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去年银川上线全国首个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28家互联网医院累计服务患者900多万人次,“互联网+医疗健康”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

  除了百姓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医疗创新改革实惠,在关乎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上,银川在2019年也将有新举措。比如新建11所幼儿园,幼儿园普惠率达到78%;清理整顿违规违法办学行为,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实施一批中小学校建设项目,在2018年推进“首都带首府”教育医疗合作,实施北师大银川学校、北塔中学等28个教育项目新增学位1.44万个的基础上,力促北师大银川学校幼儿园、小学建成投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乡村弱”“城市挤”“班额大”“负担重”等问题。

  马立云代表看了报告深受鼓舞,“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银川市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和做法,正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记者 李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