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味道 唱响新居梦——旧城改造工程之唐徕小区印象
建设中的唐徕花园平地拔起,逐渐与周围现代化的建筑融为一体。
唐徕小区旧时面貌。图由银川市规划管理局提供。
昨天,在无数银川人的陈旧记忆中,唐徕小区是一场旧城深巷里的老秦腔。今天,在塞上湖城日新月异的变迁中,唐徕小区是一场摧枯拉朽的集结号。
明天,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都市花园中,唐徕小区是一场梦想成真的宜居长歌。
走过昔年今日,在银川“两宜”城市建设的征程上,唐徕小区旧城改造道路畅通工程,时时见证着向百姓汩汩流淌的民生温情。
宁夏建筑史上第一个具备居住大规模人口、实行商品房开发销售的住宅小区;银川修建历史最悠久、居住人口最多、生活设施最齐全的一处居民住宅区;2600多户拆迁户、17万平方米征收面积,征收涉及户数之多,征收面积之大,在银川市城市规划建设中均是前所未有;银川市旧城改造工程中,公共基础设施较为系统、较为全面、影响力最大的小区之一。
这一承载了诸多“第一”和“之最”的住宅小区,正是2014年银川旧城改造中最受关注的唐徕小区。裹挟经年的沧桑,唐徕小区环境恶劣、隐患重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013年初,银川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唐徕小区旧城改造工作。2014年,一场由旧城改造道路畅通工程带来的惊喜,再次唤醒了银川人的安居梦。2015年,一座现代化的中高档都市花园即将崛起。截至目前,已有11栋住宅楼封顶。湖滨西街实现了顺利通车,西桥巷、兴仁巷也拓宽了路面。走过唐徕小区的昔年今日,记者带您——
昨天 旧城深巷里光年沧桑
老屋门前的斑驳记忆
1987年12月,邓宁凤和杨才军两口子搬进唐徕小区二组团33号楼。
“50多平米房,一家三口,一晃27年过去了。”老房子带来的斑驳,让邓宁凤常年与下水管较起真来。碗口大小的下水管就立在邓宁凤家厨房,每次清掏,头发、卫生巾、塑料袋、带鱼骨不堪入目。这时,邓宁凤免不了要对着楼上出租户骂上两句。楼梯裸露在外,灌堂风嗖嗖穿过,夜里邓宁凤总能听见空地和楼道里大小便的声音。
唐徕小区由宁夏中房集团建设,部分楼房由企业单位自建。1984年起开发建设,宁夏中房集团建设了小区一、二、三、四组团居民楼,2002年方才完工。建设历时18年多的楼房,陆陆续续聚合落成并投入使用,最终成了银川人眼中熟悉的唐徕小区。
宁夏中房集团首席工程师舒建民是唐徕小区众多建设者中的一名。他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国家还没有对规划设计提出相关规定,所以唐徕小区的建设缺乏详细的规划控制,是边建设边规划的,前瞻性不够,所以对发展的预计也不足。房屋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多是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户型,楼房最高不超过6层,砖混结构、预制板材,管线裸露在外,构造柱和圈梁结构级别低,这是唐徕小区老屋构造的部分总结。由于缺乏规划引导,所以小区住宅楼建筑形体缺乏美感,抗震级别和房屋质量不高。这里聚集了1万多老银川人关于旧城的所有记忆。
舒建民介绍,直到2000年,唐徕小区新建的楼房才取消预制楼板,改为砖混结构现浇板。随着经济发展,一些楼逐步改为框架剪力墙。
老巷里外的嘈杂光年
兴仁巷、田园巷、兴荣巷、唐小巷……这些老巷子里,集中了银川第四幼儿园、唐徕回民小学、唐徕回民中学、中房·蒙特梭利国际学校等学校。孩子们的儿时记忆,是从放学后一起涌出小巷开始的。
错落交叉的小巷里,卖冰糖葫芦的、剃头的、祛鸡眼的,总能找到地方摆出方阵。上下班高峰期,唐徕市场里油饼撒子飘香,鱼贩将鱼内脏抛在路边,机动车随意占道,让并不宽敞的西桥巷更加拥挤躁乱。
在银川市城建档案馆,记者看到了馆藏最早的唐徕小区三组团的总平面规划图。平面图上,可以依稀看到,西桥北巷的一小部分路段横在众多砖混楼房中,其他老巷基本无从分辨,银川手扶拖拉机厂(以下简称“银拖厂”)家属区坐落在西桥巷以西。
“1990年建的楼房,没标任何经济技术指标,绿化率、容积率也没法查找,没有明显的道路、市场标识。”银川市城建档案馆馆长郝春丽拿着唐徕小区三组团的总平面图向记者介绍。
舒建民说:“施工时,是房子建到哪儿路就修到哪儿,对道路及公共空间布局没有做详细考虑,建筑占地没有统一规划,所以唐徕小区的老巷纵横交错,严重影响通行。”
记者从银川市规划管理局了解到,改造前的唐徕小区总用地面积约192亩,建筑占地面积约70亩,却容纳了银川约11356人,人均建筑面积只有16.6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也只有0.7平方米。由于没有规划车位,小区内停车占道、车辆随意停放等现象严重。没有室外活动场地和物业管理,缺乏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小区内部街巷及周边部分道路等级非常低,道路交通体系极不完善。
唐徕小区旧城改造前后对比
1.建设用地情况
改造前总用地面积约12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8600平方米,建筑密度36.4%。改造后总用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密度均大幅减少,人均建筑面积增加.节约下来的土地主要用于拓宽改造道路,增加绿地、停车及室外活动场地等公共空间,改造后,绿地面积将超过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0.1%,人均绿地面积3.76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将达1200平方米。
2.车位规划建设情况
改造前唐徕小区没有规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位,车辆随意停放、堵塞交通现象严重,规划配套了2530个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后,将彻底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缓解机动车停车占道扰乱道路行驶秩序、非机动车随意停放等现象。
3.基本服务设施
改造前唐徕小区仅有派出所、邮政所等基本服务设施,唐徕市场也只有4800平方米,改造后,公共服务设施面积将达到2000多平方米,新增了物业管理用房、居委会、派出所、垃圾转运站、公厕、医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及超市、市场等商业建筑,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4.市政基础设施情况
改造前,唐徕小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单一,供电统一采取单电源供电,小区管线老化,冬天供暖矛盾突出,夏天供水投诉集中,改造后小区采取双电源供电、分区分压给水、光纤入户,统一规划了各类管线和设施,优化了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今天 新居阔路里日新月异
新唐徕里的老味道
如今,兴荣巷、唐小巷、海宝巷、泰安巷已经消失在旧城改造的隆隆声里,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唐徕小区(银拖厂家属院)及周边棚户区改造(唐徕花园)工程。工程进入冬闲,工地大门口偶尔能见到几个散工晒太阳。
工地不远处,唐徕市场已暂时搬迁至西桥北巷与北京路交叉处。唐徕市场唯一一家卖羊杂碎的叶记羊杂碎,如今也搬到了新市场。
“来个小碗!”撒上几根香菜,拌上特制辣椒,坐在火炉旁边就上两口白饼,生意人吃上一碗叶师傅家的羊杂碎,再冷的天也能硬生生扛到家门口。叶师傅家的客人大都是唐徕小区的老面孔。
眼见着新家盖起来,两口子在唐徕市场守了22年的安居梦很快就能成真。住在唐徕,营生在唐徕,两个丫头在唐徕小学念书,叶记羊杂碎一家8口人,成了彻头彻尾的“唐徕人”。
2013年8月29日,银川市兴庆区旧城改造道路畅通工程指挥部,根据安置区建设需要,2600多户居民面临拆迁安置,拆迁范围包括:唐徕渠以东、唐徕小学以南、领秀一居以西、湖滨街以北。叶师傅家果断选择原地安置。安置区用地房屋征收、拆迁、渣土清理工作已于2013年9月30日基本结束。
唐徕小区安置区项目(唐徕花园)占地137.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含地下建筑),总投资约17.72亿元,共建设安置房1873套,由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承建,工程已于2014年6月开工建设,2014年11月24日首栋安置楼历时147天封顶。截至目前,已有11栋住宅楼封顶。
新道路上的新期待
2月10日,兴仁巷的品牌鞋店里,袁世领的生意有点冷清,门上的钟表不耐烦地滴滴答答。见到记者,袁世领连连摇手,“虽然现在冷清,但等着交房了,人都回来了,人气就旺了。”
原来的店面赶上湖滨西街道路畅通工程,早在2013年5月就被拆了。隔了大半年,才犹豫着将店面安置在兴仁巷里。如今来袁世领店里的,除了闲聊的老人,就是相熟的顾客。
和袁世领一样,银拖厂家属院的王双娥,在老屋拆迁后,毅然选择在原地租房过渡。王双娥对记者说:“湖滨西街修通了去金凤区上班近得很,在唐徕过了几十年,啥都熟了,别的地方住着也不舒坦。”
如今,湖滨西街全线打通,西桥巷和兴仁巷拓宽。王双娥时常沿着湖滨西街走上唐徕渠散步,她盼着一家人身体健健康康,早点住进新房。
湖滨西街道路畅通工程共涉及征收住户477户,22栋建筑物,面积3.5万平方米。2014年5月31日道路畅通工程结束征收拆迁,四个月后湖滨西街、西桥巷、兴仁巷面貌一新。
兴庆区旧城改造道路畅通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袁辉向记者介绍:“唐徕小区征收范围总用地面积192亩,其中55.3亩用于修建道路。”扩增修建的大道已在眼前,兴庆区至金凤区,因湖滨西街打通,为百姓开启了更为便捷的阔路坦途。
明天 唐徕花园里温情汩汩
新家园里的宜居表情
湖滨西街道路畅通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涉及凤凰北街街道办事处崇安、兴隆、安秀3个市民服务站。
采访中,住在原海宝2号楼的居民王建民说:“听说以后小区里绿地也多,有更开阔的活动场地,我要了个九十平方米的大房子。”居民刘秀兰则对房屋楼层比较关心:“听说都是小高层,就是不知道建成后老邻居还能不能住一块!”
记者了解到,未来的唐徕小区,将更名为唐徕花园。小区绿地面积将超过2万平方米,绿地率30.1%,人均绿地面积3.76平方米。这一串数据,将彻底一改之前人均绿地面积只有0.7平方米的窘境。另外,安置区地下建筑面积将达7.4万平方米,公共活动场所面积达2354平方米,这些空间将为居民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现代化服务。
袁辉告诉记者:“小区建成后,将按照中高档小区建设配置物业、绿化等,小区安防设施齐备,并设置居委会、派出所、4000多平方米的超市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进一步优化小区环境,方便日常生活。同时,将建设唐徕小游园,为周边居民提供日常休闲活动场地。
银川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裴学军称,唐徕小区旧城改造是银川市旧城改造工程中,公共基础设施较为系统、较为全面、影响力最大的小区之一。按照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唐徕小区旧城改造对学校、医疗、绿地、超市、市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车位等均做了全方位统筹。
新家园里的宜业景象
住在唐徕小区的老银川人,都知道原唐徕小公园拐角有个修鞋的残疾人郭师傅。一次旧城改造,郭师傅不得不挪到西桥北巷路东。
在唐徕小区修鞋20多年,郭师傅补的鞋,老人们穿着都合脚。天天望着唐徕小公园这片工地早日建成,听说附近要建一个综合市场,郭师傅喜出望外,“以后这里面建好了,我也想申请个摊位,有片自己的根据地,老顾客都能找见我。”郭师傅对记者说。
袁辉介绍,未来,在兴仁巷与西桥北巷交叉口将建起一座公寓式办公和商业楼,北边将建起一座1万多平米的室内综合市场,唐徕市场将整体搬迁。市场安保、上下水、采暖会在工程结束后做进一步深化设计。商户们可以享受到干净整洁的经营环境,居民们也将体验到便捷实惠的服务。另外,地下停车场的全面启用,将解决商户、居民的购物停车问题。车辆随意停放、堵塞交通的乱象将得到解决。更多的商户将在新市场里,找到创业的激情。
郭师傅说:“别的地方我也不去,你挪远了人就找不见你了,你还咋做生意哩?你说对不?”
(由银川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提供)
记者 陈玲/文 郎凯/图